发布于2017-11-21 14:47
货币流通规律也称为货币需要量规律,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它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而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的流通规律则表现为:流通中货币需要量与经济增长变化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生产的增长,进口增加,持币待购和推迟购买的现象增多,引起对货币需求的增加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减缓,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反之,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生产的下降,信用紧缩,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导致物价下跌。
因此,掌握货币流通规律对于理解经济运行、制定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我对如何理解货币的流通规律这个题目的回答,希望有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右上角来添加吴经理的微信~
发布于2024-1-15 11:03 杭州
您好,货币的流通规律是指货币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的一般规律,它是货币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货币政策的依据。
货币的流通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货币供给是指市场上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服务的货币的总量,它主要由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决定。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货币需求是指市场上对货币的持有需求的总量,它主要由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国民收入、利率、预期等决定。
货币供求的均衡条件:货币供求的均衡条件是指市场上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的状态,它决定了货币的价值和购买力。货币供求的失衡后果:货币供求的失衡后果是指市场上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不相等的状态,它导致了货币的价值和购买力的变化,进而影响了物价、经济、就业等。
以上是我对如何理解货币的流通规律的简要回答,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咨询。
发布于2024-1-30 13:30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