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量化宽松政策

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叩富同城理财师 浏览:2057 人 分享分享

4个顾问回答
首发顾问 小贝经理
咨询TA
您好,由于金融危机之下的信贷市场的冻结和危机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深化,整个经济运行正在表现为紧缩,银行系统不愿放贷、消费者不愿借钱、商品价格走低,并且这样的链条似乎正在形成自我强化的负反馈应。
世易时移,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出现了从“紧缩”到“适度宽松”的根本性转变。11月26日,央行猛降息108个基点,大大超出市场的预期,而此前央行已连续三次降息81个基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降息幅度达189个基点。无独有偶,近日美联储更是激进地将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下调到了0~0.25%区间,这无疑加强了市场对央行进一步降息的预期。此外,央行的“适度宽松”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央行连续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以前从商业银行吸收的资金重新“吐回”商业银行;二是央行最近大大减弱央票发行力度,暂停了3年期和1年期央票的发行,到期央票的资金也开始“堆积”在商业银行体系内。
简单的讲,世界经济大乱,中国亦未能独善其身,央行正试图通过运用宽松货币政策向银行体系内大量注资,以期增加实体经济的消费与投资,进而阻止经济下滑。这是凯恩斯主义的传统了。
央行的意图是好的,可事实又是怎么一回事呢?11月中旬央行发布的10月份金融数据显示,M1(狭义货币量)、M2(广义货币量)同比增幅已回落至接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货币供给的回落主要是因为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减少所致。加之央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深化,目前商业银行体系内资金面异常充裕,机构面临较大的资金运用压力,最终迫使央行在12月18日的银行间市场进行了200亿元的91天正回购。这就带出了问题的本质,央行释放的流动性在短期内的确可以缓解现有金融危机的继续发展,但由于金融机构之间和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不信任,相当数量的通货被金融机构“冻结”和个人“窖藏”起来。从经济学的理论上来讲,以降息为主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提升整个经济的信心,降低投资成本,尤其是利息成本;二是积极配合财政政策的刺激方案,因为财政刺激中至少有一半的钱来自银行,这样成本自然就低了。比如近日推出四万亿财政刺激方案后,央行就跟进降息了。但是我们都忽视了问题的重点,大多数人认为现在市场最缺乏的是信心,只要有信心就有希望。然而信心的最终来源是信用,信用需要市场对风险资产的有效定价。值此金融危机蔓延和深化之际,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和惜贷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原因在于目今整个金融市场已经无法有效为风险资产进行定价,市场信用已经被过去的泡沫过度投机了。这也就是罗斯巴德所说的,紧缩是对通胀时期所犯错误的修正。央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不是在加快这修复的过程,反而是延长了。利率的不当调控估计是最严重的,因为这利率是市场最重要的价格,央行不会比市场更清楚利率应该在什么位置。对未来经济结构的形成有不小的误导。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干扰了市场自我矫正机制的功效。金融市场信用货币的创造阻塞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黑洞,这一点在各国竞相降息后显得尤为突出。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却仍深陷信贷紧缩泥潭,在既要“增加信贷规模”又要“控制风险”之间做出艰难的平衡。而实体经济正面临着紧缩背景下实际债务额上升的风险,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更加强了银行不愿向其贷款的意愿。由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所引致的流动性陷阱为未来经济的滞胀(stagflation)埋下了较为明显的隐患和风险,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国家将面临复苏时间人为延长的风险。
我认为,用宽松货币政策来遏制经济衰退,就如同用油扑火,最终只能是成倍的放大滞胀风险。因此,就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式看,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如债务重组和整合、引导性协议性的去杠杆化等舒缓经济金融内部的风险敞口,促进市场自我矫正和修复机制的顺利进行,最终引导市场恢复对风险资产的定价功能。而不是一味的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去释放流动性,这将以未来更加剧烈的通胀为代价。

发布于2018-10-22 13:36 长沙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咨询TA
期货量化工具免费领,一键识别支撑、压力位,告别无效盯盘
您是不是也有以下困扰?可以免费领取试一下:
1、新手一枚,不知道如何下手
2、想把握每个波动机会,频繁操作,被市场打脸
3、抓不住买卖时机,做空它就涨,做多它就跌!

4、被情绪左右,亏损后还想继续操作,越亏越大


          点击下方红字免费预约体验。

                    

预约请点击→ 立即开户>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咨询TA
一是,中国将被动跟随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果不跟随全球的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将可能产生更大的升值压力,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入。如果中国跟进美国等国的政策,由于中国的银行体系并不存在去杠杆化的问题,那么中国货币供应量将十分充足。

发布于2018-10-22 13:38 拉萨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首发回答
尽管全球多个央行采取了这一特殊货币政策,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在其《一季度货币执行政策报告》中撰文指出,在国际金融市场尚未恢复稳定的情况下,这些非常规政策措施对降低市场利率及促进信贷市场恢复的作用还不甚明显。同时,这一政策还蕴藏着较大的风险,对国际金融市场及全球经济可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认为,如果全球中央银行在经济复苏时不能及时回收巨额流动性,可能再次埋下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隐患。近年来通货膨胀带有明显的全球性,某个主要中央银行出现政策失误就可能给全球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毫无疑问,主要央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开启,将带来全球通胀的风险。"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其佐认为,前期美联储开启印钞机,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形成美元走软、商品价格上涨的局面。

此外,还加大了主要货币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认为,尽管前期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保持升值,但美联储3月18日大量购入债券的声明一度引发美元贬值。随着更多经济体采取量化宽松等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主要货币汇率贬值风险可能加大。

最后,对主要经济体债券市场产生影响。专家指出,大规模购买中长期国债和增加购买普通机构债的政策,短期内或能维持债券收益率在较低水平,但从中长期看,随着金融市场趋于稳定、经济逐步恢复,通胀预期强化、利率上升、中央银行回收流动性等因素可能导致债券价格大幅调整。

发布于2018-10-22 13:29 成都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1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你好,所谓货币量化宽松,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
第一次量化宽松:在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倒闭后,美联储就赶忙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在随后的三个月中,美联储创造了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储备,主要是通过将储备贷给它们的附属机构,然后通过直接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第二次量化宽松(QE2):自2010年4月份美国的经济数据开始令人失望,进入步履蹒跚的复苏以来,美联储一直受压于需要推出另一次的量化宽松:第二次量化宽松(QE2)。伯南克在今年八月份在杰克逊霍尔的联储官员聚会中为第二次量化宽松打开了大门。但他同时谨慎地指出,量化宽松不是一个成熟的补救办法。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量化宽松政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10年11月3日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至于第二次量化宽松的影响,基本上可以理解为美联储为了美国经济复苏所作的努力,但最终的效果只有时间来证明。也预示美元将再次泛滥,将会对其他国家带来汇率波动、资产泡沫等冲击。

发布于2018-10-22 14:43 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1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顾问提问, 3-5分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免责声明:本站问答内容均由入驻叩富同城理财的作者撰写,仅供网友交流学习,并不构成买卖建议。本站核实主体信息并允许作者发表之言论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内容,亦不代表本站对该信息内容予以核实,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3 浏览量 9994

  • 咨询

    好评 7 浏览量 35万+

  • 咨询

    好评 18万+ 浏览量 458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