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货币非中性,谁知道?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什么是货币非中性,谁知道?

叩富同城理财师 浏览:2137 人 分享分享

11个顾问回答
首发顾问 期货 孟经理
货币的中性和非中性问题,或者说货币政策有效性与无效性问题,就其实质而言,主要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否影响实际产出、收入和就业量的问题。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否影响实际产出、收入和就业量,首先,取决于是否存在社会经济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这一基础,如果人们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及其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利率等传导中介指标的变动漠不关心,货币政策的运作必将收效甚微。其次,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经济上和法律上的地位必须是平等的,生产者可以根据获得的信息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消费者可以在可支配收入范围之内依自己的意愿进行消费,这时中央银行才能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影响商品的成本和价格,进而达到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目的。此外,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必须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这样,中央银行才能相对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从而有利于货币政策影响实际产出的目标的实现。

货币中性与否虽然从古典经济学家的争论中已提出此问题,而且至今在各个学派的经济学家中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和看法,但从历史与现实的发展来看,货币非中性论可能更贴近现实。通过比较物物交换经济与货币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后者前进的步伐要比前者快得多。这两者发展速度的差别原因虽然有多种解释,如技术进步、知识积累、制度完善等等,但两者根本的区别仍在于货币的存在与否。货币产生后,不仅大大便利了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将有限资源更多地节约,用于实际部门的生产,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此逐渐形成的一套商品货币关系。所以,从更广阔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货币非中性应更具说服力。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也毫无例外地都将货币政策作为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发布于2018-7-26 16:24 上海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咨询TA
您好,非中性意味着货币的增发会对刺激实体经济增长,产出会增加。

发布于2018-7-26 13:34 北京

1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咨询TA
您好,简单来说,货币非中性就是货币的供应量会影响经济的实际产出。如果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祝您投资顺利。

发布于2018-10-26 13:16 成都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您好,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差异。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的中性和非中性问题,或者说货币政策有效性与无效性问题,就其实质而言,主要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否影响实际产出、收入和就业量的问题。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否影响实际产出、收入和就业量,首先,取决于是否存在社会经济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这一基础,如果人们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及其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利率等传导中介指标的变动漠不关心,货币政策的运作必将收效甚微。其次,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经济上和法律上的地位必须是平等的,生产者可以根据获得的信息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消费者可以在可支配收入范围之内依自己的意愿进行消费,这时中央银行才能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影响商品的成本和价格,进而达到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目的。此外,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必须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这样,中央银行才能相对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从而有利于货币政策影响实际产出的目标的实现。

发布于2018-7-26 15:58 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首发回答
你好,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差异。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

发布于2018-7-26 13:24 南京

1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你好,货币中性是指货币对实体经济不产生影响,产出不会变化,只会导致物价水平的变动。非中性意味着货币的增发会对刺激实体经济增长,产出会增加。现在比较多数学者赞成货币短期非中性,长期趋于中性的观点

发布于2018-7-26 13:26 杭州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货币在其中调节作用的显现,货币中性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作用也不断下降,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将利率分为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其中货币利率是现行的市场借贷利率,而自然利率是指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当货币数量增加时,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企业家因此会扩大生产,增加产出。而随着收入增加、支出增加和物价上涨,就出现了积累性的经济扩张过程。魏克塞尔认为政府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以使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相一致,从而消除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真正指出货币对经济的巨大作用的人是凯恩斯。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文中指出,“古典”学派所谓充分就业的均衡只是一个特例,通常情况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消费需求十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而投资需求取决于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要增加投资和消费,就必须降低利率,而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关系。因此,在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看来,货币的作用是巨大的,货币是非中性的,国家应制定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克服经济危机和萧条。凯恩斯认为,价格和工资缺乏弹性,经济不存在一个自动矫正机制,经济就可能出现非充分就业下的均衡,但这种均衡低于充分就业下的潜在产出均衡水平。因此,只要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那么总需求的扩大就会使产出增加,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因此,凯恩斯主张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以此消除失业和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

发布于2018-7-26 13:34 广州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专业理财顾问为你解答,有需求看个人简介。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差异。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

发布于2018-7-26 14:52 苏州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简单来说,货币中性是指货币的供应(流通)量,不会影响经济的实际产出,只会影响价格水平。
货币非中性就是货币的供应量会影响经济的实际产出。
货币中性意味着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迅速传导到(全部商品的)价格,经济参与者可以对价格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包括投资,劳动供给等),因此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例如工资上涨10%,消费物价也上涨10%,你可能不会选择加班,也不会旷工)
货币的非中性意味着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各种商品价格的影响不一致,不同步,经济参与者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从而实体经济也会变化。(例如工资上涨10%,消费物价也上涨1%,你可能会选择加班)

发布于2018-7-26 15:50 广州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你好,货币中性是指货币的供应(流通)量,不会影响经济的实际产出,只会影响价格水平。
货币非中性就是货币的供应量会影响经济的实际产出。

发布于2018-7-26 16:43 成都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货币中性是指货币对实体经济不产生影响,产出不会变化,只会导致物价水平的变动。非中性意味着货币的增发会对刺激实体经济增长,产出会增加。现在比较多数学者赞成货币短期非中性,长期趋于中性的观点

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差异。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


简单来说,货币中性是指货币的供应(流通)量,不会影响经济的实际产出,只会影响价格水平。
货币非中性就是货币的供应量会影响经济的实际产出。
货币中性意味着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迅速传导到(全部商品的)价格,经济参与者可以对价格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包括投资,劳动供给等),因此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例如工资上涨10%,消费物价也上涨10%,你可能不会选择加班,也不会旷工)
货币的非中性意味着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各种商品价格的影响不一致,不同步,经济参与者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从而实体经济也会变化。(例如工资上涨10%,消费物价也上涨1%,你可能会选择加班)

发布于2018-7-26 17:22 重庆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顾问提问, 3-5分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免责声明:本站问答内容均由入驻叩富同城理财的作者撰写,仅供网友交流学习,并不构成买卖建议。本站核实主体信息并允许作者发表之言论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内容,亦不代表本站对该信息内容予以核实,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
同城推荐 更多>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