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羊群效应报价商提议引入逆周期因子央行旗下外汇交易中心5月26日刊文称,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汇率工作组考虑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主要目的是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文章称,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增大汇率超调风险。这主要表现在,近期美元大幅回落,而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多数时间都在按照“收盘价+一篮子”机制确定的中间价的贬值方向运行。针对这一问题,部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商通过一些具体的模型设置予以矫正,并建议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增加逆周期因子,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引入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意味着什么?寻汇智库认为,逆周期因子的引入,将削弱前一日收盘汇率和一篮子货币两个因素对于中间价的决定作用,其意图是希望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能够更准确反映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减少顺周期行为。汇率根本上应由基本面决定。一方面,美元大幅回落利好人民币兑美元走势;另一方面,我国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向好。这些因素都不支持人民币近期所表现出的弱势,导致人民币弱势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存在的非理性贬值预期。例如,在2017年3月2日至5月22日期间,美元指数自102附近大幅回落至97附近,跌幅近5%,同期离岸及在岸人民币却仍在6.87~6.91区间窄幅运行,并未体现美元指数大幅回落带来的影响。
发布于2017-11-24 10:14 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