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如何向综合型服务平台转型 240805
发布时间:2024-8-5 09:47阅读:77
2024.08.05 期货日报网
供应链降本增效给地方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提出了新的命题,如何打破以交易为主的固有模式,向集交易、仓储、物流、金融等多样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平台转型?如何在已有的平台系统中嵌入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不同品类的场景需求?针对平台企业在转型中遇到的困惑,期货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和不同品类的平台企业负责人,直击行业难点痛点,总结经验答疑解惑,探讨平台转型的可行性路径。
期报传媒大宗商学院院长师秋明认为,大宗商品现货贸易在展业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三个比较共性和突出的问题。第一个是整个业务流程中的综合信用问题,比如货物的质量、及时结算和履约情况等。第二个是价格波动问题。目前市场化程度较高,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比较剧烈,如果买卖过程的周期长,价格波动风险就会威胁贸易端的盈利,甚至是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第三个是资金问题。从事大宗商品贸易的民营企业居多,从上游采购到下游销售的时间周期长,往往还有账期,对企业来说,如果想盈利就必须解决资金效率问题。
针对这三个共性问题,综合型的大宗商品服务平台可以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首先,大宗商品服务平台作为公允的第三方,可以提供货物质检服务,严把数量、质量关,通过第三方平台结算,可以确保资金和货物交付的时效性,严控违约风险。其次,对价格风险的管理可以采取套期保值、基差点价等期现结合的方式作为有效补充。最后,对于资金融通问题,平台通过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与金融机构合作为供应链上下游引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中小企业。
大宗商品行业产业数字化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历史性阶段。期报传媒总经理金影影认为, 目前各类平台的业务模型相对分散,区域性、模块化特征明显,缺少涵盖产业全链条的综合型数字化服务平台,行业亟须一批具有成功经验的标杆案例作为参考、学习的范本。综合型服务平台不仅要包含信息、交易、仓储、物流、结算、金融、大数据等功能,还应该根据以上功能纵向延伸,应用好数据和科技,真正实现产业链数据信用增值、全链条运行降本增效。
此外,行业人才断层严重也制约着平台企业的发展。金影影告诉记者:“多数平台的高级管理人员尚能满足岗位的专业性需求,但中层管理人员从数量到专业性却难以匹配行业需要。由于大宗商品行业的复杂性,高端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金融专业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还要对某些特定品种的相关产业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应该将人才培养战略摆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逐步构建起完备的中高层人才体系,从而支撑平台良性运转。”
被广泛用作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大宗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钢铁等品类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着力点是什么?数字化平台为行业带来哪些改变?平台的经验和做法能否复制与输出?
山东港口集团期现事业部总监冯益朋认为,工业品大宗商品数字化平台首先要看定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供应链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即工业互联网平台,它服务微观企业数字化建设,构建全要素互联的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建立供应链数字化管理体系,提升全产业链生产组织效率和生产力水平,可实现生产、制造、消费三端互联。另一类是大宗商品资源配置中心即商品要素数字化组织平台,它是商品市场要素流通的组织者,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设施,是构建全市场多要素集聚,服务资源高效配置、商品资源高效流通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在冯益朋看来,工业类大宗商品标准高、体量大、流通强,资源配置中心的建设难度大,着力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托物流基础设施,建成管控有力、高效的数字化货物管理平台,形成供应链底层资产管理功能;二是要实现供应链金融等服务集聚赋能,实现资产管理功能落地创效,搭建金融直接服务实体的桥梁;三是整合商品采销等交易资产在平台投放、生产、应用,形成现货交易流通和定价中心,实现与期货市场功能错配,联动发展。
冯益朋表示:“与农产品类数字化平台相比,工业品类数字化平台的标准化程度更高,具有更强的可复制性和推广性。”近年来,山东港口加快转型,从单一港口运营商向着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升级。从产业布局看,供应链综合服务已成为其核心竞争优势。成立5年来,其在该领域不断努力,加快打造依托港口的世界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筛选评定首批 20个重点项目,形成项目清单。揭牌成立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心,推动“码头+物流+金融+贸易+航运”协同、“港口+政府+海关+铁路+企业”联动,现代航运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提升;着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深化与各省、各市商务部门“商务+港口”合作,设立期货公司,成立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布局大宗商品交易运营中心,建设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东北亚国际船舶交易中心。通过这种发展模式,山东港口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之际,也在推动港区、城区、园区“三区互融”,深化与山东省16市战略合作,把港口发展嵌入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上游多为种植户或中小企业,数字化平台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如何与这些农户、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如何提高客户黏性?
农产品品类多、差异化大、标准不统一,因此在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地资源、种植方式、交易习惯、运输条件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经场表示:“以广西糖业为例,目前制约发展的瓶颈主要是糖料蔗种植人口老龄化、种蔗收益低、规模化效应不足等。”广西糖料蔗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数据显示,2023/2024榨季广西备案的56万份订单合同主体中,“60后”和“70后”是主要的糖料蔗种植群体,占总人数的65.98%,而“80后”和“90后”的种植者数量占比则断崖式下降,仅占总人数的15.41%,其中“90后”仅占1.76%。广西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下的农户数量占比为96.59%,规模化种植户占比仅3.41%,同时中小农户靠经验种植、种蔗收益低是常态。
为助力广西端稳“糖罐子”,泛糖科技通过打造农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甘蔗“数字农场”和建立社会化农服平台,提升糖料蔗种植生产环节的数字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
刘经场说:“在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方面,泛糖科技根据蔗农耕、种、管、收需求,研发了种植管理平台,能够提供甘蔗种植生产全环节的指导支持和作业质量的监督管理,包括种植方案、农事管理、种植日志记录、长势监测、遥感监测服务、灾害预测预警等,为种植管理提供及时的农事活动效果分析、评估。目前该系统平台是免费给糖厂和种植户使用的,助力其提高种植管理水平。”
此外,泛糖科技通过引入金融支持、种植标准和模式输出、灵活和多元化的专业社会化农服赋能等方式,进一步增加与规模化种植户之间的黏性。刘经场向记者透露:“一方面,泛糖科技基于真实的业务场景需求和蔗农在泛糖数字化平台留存的详细生产数据信息,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蔗农贷’产品,解决蔗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泛糖科技数字化平台可为金融机构进行贷后资金管理、农户生产作业跟踪等,形成业务闭环。另一方面,泛糖科技通过‘数字农场’种植标准的建立和模式输出,通过集采农资、整合和培育社会优质农服资源等农业生产要素,为蔗农的糖料蔗规模化生产提供耕、种、管、收全流程社会化专业服务。”
截至6月末,通过泛糖科技平台累计授信5.3亿元,累计用信4亿元、服务客户182户;已累计实现甘蔗社会化服务面积16210亩,进一步探索破解糖料蔗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没人种,种不好,种了不赚钱”等难题。
免责声明/Declaration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和公正,但文中的观点和建议仅供参考客户应审慎考量本身需求。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归弘业期货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弘业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Copyright 2008 Holly Futures Co. Corp.
Holly Daily Information is made available as a complimentary service by Holly Futures Co. No further redistribution is permitted withou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Holly Futures Co.Holly Daily Information is intended to provide factual information, buts its accuracy cannot be guaranteed.
文章转自期货日报网,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