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期货为棉业高质量发展护航 240603
发布时间:2024-6-3 09:10阅读:97
2024.06.03 期货日报网
上市二十载
2024年6月1日,郑商所棉花期货迎来上市二十周年。棉花期货在市场呼唤中“诞生”,在市场各方的呵护和参与下茁壮成长,绚丽绽放。
棉花期货2004年上市以来平稳运行。截至目前,棉花期货日均成交量为23万手(折合棉花115万吨),日均持仓量达到29.6万手,在已上市期货品种中处于较好水平。
二十年时间里,棉花期货给棉花产业带来巨大改变,改变了传统的棉花贸易模式,让棉花销售变得更简单、更方便;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理念,棉花产业企业积极拥抱并利用棉花期货工具。
棉花期货在市场化改革中应运而生
21世纪初,我国棉花市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棉花产业发生了深刻变革。
一是棉花产业开始市场化改革。棉花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棉花实施统购统销政策。1998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8〕42号),明确从1999年度起,逐步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拉开了中国棉花产业由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的序幕。2001年,国务院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提出了“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的总思路,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落地实施。
二是市场形成价格机制逐步建立。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棉花和棉纺产业开始在更广阔的舞台中寻求发展。在入世协议范畴内,在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配额取消契机下,中国棉纺织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国内棉花产业经历了数量增长期,土地资源和成本决定的资源瓶颈阶段,逐步在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市场决定价格机制逐步形成。
三是我国棉花价格体系逐渐完善。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国家发改委经贸流通司、原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等联合商榷,于2002年发布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期货价格体系暂缺,棉花价格体系需要进一步丰富。
2004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要“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至此,期货市场生态得到有效改善,推出新的期货品种交易的基础条件完备。
中国棉花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红表示,棉花市场放开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棉花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国内市场多元化、国际国内一体化的市场格局逐步形成,市场多渠道竞争机制基本建立。在棉花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棉花期货上市条件逐步成熟。
“棉花市场化改革以后,多数时候棉花收购成本远远高于售价,如果没有好的风险管理工具或者对冲工具的话,棉花企业的稳定发展受影响很大。”新疆冠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冠农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
棉花现货市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产业供需变化较多较快,棉花价格波动加大,传统低买高卖的单边价差贸易,无法规避价格下跌风险,市场经营主体风险管理需求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郑商所于2004年6月1日上市棉花期货,拉开了棉花期现货市场协调发展的大幕。
改变了产业的贸易模式
“郑商所棉花期货的发展改变了棉花行业传统贸易模式。”王建红表示,随着套期保值的推广和基差点价交易的普及,传统的“一口价”贸易方式在棉花纺织行业中成交占比逐渐下降。产业链企业使用期货和期权对冲现货风险的操作逐步常态化。
新疆铁门关市新兴纺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周奕回忆:“1995年,买棉花还得到现场去看,看看棉花质量怎么样,可以的话再给对方打钱,然后拿货。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快捷,采购方不需要跑来跑去,买棉花只需要把质量指标定好,看着合适的话,利用期货点价就可以了,而且所购买的棉花有统一的标准,期货点价让人更放心。”
“现在棉花的销售模式以及仓储运输都改变了。”新疆利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利华集团)总经理李德华说,以前买一批棉花,为防止丢货还要去押车,还要担心对方换货。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买卖双方根本不用见面,因为有公检和监管,不用担心棉花质量和货物安全。“另外,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下,跟客户需要面对面谈价格,伤神又伤感情。现在用期货点价,可以以较低价格点价成交,这跟以前的传统销售模式完全不一样。”他说,作为棉花经营者、生产者,可以在价格合适的时候锁定利润,在期货平台上把它卖出去,基差定好,等待下游客户来点价,下游客户也不需要天天跟对方谈价。
“棉花期货帮助棉花产业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模式。”李德华表示,贸易模式的改变也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棉花产业中来,以前都是棉花行业的人参与,现在有了期货与期现交易,带动了各方面的人参与,甚至不懂棉花只懂金融也可以做期现交易。
市场人士介绍,在新疆主产区,单纯的棉花现货贸易已经消失,基差交易模式取代传统的“一口价”交易模式,成为棉花贸易市场主流。
交割库带动新疆地区产业集聚发展
为顺应棉花产业发展趋势,郑商所于2017年9月启用新疆棉花期货交割库,调整基准价区至新疆,突出新疆棉花价格标杆作用,推动棉花产业加快向新疆转移。目前,郑商所在疆的12家棉花交割库总库容超过230万吨。截至2024年5月底,新疆棉花交割库累计注册仓单112717张,折合现货450.9万吨。
新疆汇锦物流有限公司获批棉花期货交割库,给自身企业带来了较高效益。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陈碧和介绍,原来企业入库量约18万吨,2019年成为棉花期货交割库后,入库量逐年递增,2019年入库量就有38万吨,企业的客户壮大,服务的周边半径也在扩大。
棉花期货交割库对纺织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对纺织企业来说,棉花期货交割库相当于一个大的原料基地,纺织企业采购棉花更便捷了。”陈碧和说,也正因为如此,棉花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更愿意来新疆投资,今年他们园区就有两个纺织厂在建。
此外,她表示,棉花期货交割库有利于促进棉花质量的提高。客户想把棉花注册成期货仓单,必须符合棉花期货仓单的标准,这也有利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棉花期货仓单可以质押、融资,这对解决企业融资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对我们企业自身而言,从工厂端的角度来看,之前新疆没有棉花期货交割库的时候,我们要参与棉花期货交割,就必须把货物拉到内地去,除了运输成本增加之外,拉到内地还要进行二次检验,不利于我们的成本控制,收益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在新疆设库以后,这些问题就规避了,我们只要考虑好价差,以及进场、出场的点位就行。”陈碧和说,对客户来说,他们完成入库以后,可以以基差点价的方式卖货,也可以直接在盘面上卖出,然后交割,特别方便,客户也更愿意把货物放到期货交割库中。
业内人士表示,棉花期货交割业务的发展,加深了新疆涉棉企业对棉花期货的了解,引导企业由传统的现货交易逐步转向期货交易,降低了销售中间环节的成本,有助于加快棉花产业链的发展。
棉花产业企业主动拥抱棉花期货
周奕从事棉花行业40多年,是个地地道道的“老棉花”人,从国营厂辞职后,他最初做棉花贸易,后来开工厂。据他回忆,他2014年来新疆开设新兴纺织厂,当时纺织厂周边全是戈壁滩,他们是第一家进入园区的企业。此外,周奕在内地还有两个纺织厂。
周奕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他们现在买棉花都是通过期货点价交易。“我平时每天都会关注棉花期货,关注棉花期货价格的趋势,因为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风向标’。”
利华集团棉花种植、加工规模位居国内前列。李德华介绍,刚开始他们把期货当作卖棉花的一种渠道。2007年和2008年,他们把棉花做成仓单,然后卖仓单,基本上就是把期货市场当成卖货的渠道。直到2010年,利华集团引进了熟悉期货相关人才,刚开始主要做进口棉花贸易,后来又开始做期货。
“目前我们公司期货团队有几十个人,我们每周都有销售研究分析会。我们2023/2024年度的棉花全部做了点价销售,基本没有‘一口价’,近3年的棉花都是价格高的时候进行套保,然后点价销售,不论价格高低,我们的棉花一直在卖。”李德华说,利华集团内部也是市场化运作,纺织厂用棉花也是跟棉业公司进行点价。
他给记者举了一个利华集团利用棉花期货的典型例子。2021年棉花价格下跌,当年利华集团的棉花收购成本为23000元/吨,收购量为3万吨,在20000元/吨的位置做套期保值,按说当年可能赔钱,但是利华集团当年没有赔钱。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利华集团不仅把当年收的棉花做了套期保值,还把地里预产的16万吨棉花中的10万吨做了套期保值,是以20000元/吨以上的价格卖出去的,因为有国家的补贴,棉花种植成本价格在18600元/吨。最终,10万吨棉花的盈利弥补了收购棉花的亏损。在当年棉花行业很多企业都在赔钱时,利华集团却稳定盈利。
“目前棉花收购、生产相关的市场主体运用期货很好,大家都把期货价格当成‘风向标’,80%的棉农卖棉花都要看期货。”李德华笑着说,感谢郑商所推出棉花期货品种,经过20年的发展,棉花期货对整个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郑商所以后推出更多的期货工具,为实体服务,也希望在郑商所的支持下,企业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冠农股份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控股的上市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棉花产业包括棉花加工、销售和仓储物流业务。公司有14个轧花厂、2个期货交割库,每年的自营产品约10万吨,贸易量约5万吨,近年来尝试了上下游的延伸业务。
冠农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冠农股份2023年度的棉花90%已经完成了销售,剩下的还有一些基差后点价的单子。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冠农股份从2018年开始参与棉花期货。因为单纯地依靠棉花现货‘单条腿’已经走不动了,市场定价都是按照期货盘面来走,所以我们觉得一定要充分拥抱期货市场,利用期现‘两条腿’走路。”
冠农股份相关负责人回忆:“最初在期货市场上比较活跃的是外资公司,他们参与棉花期货时,把国外的基差交易模式带到国内。我们当时还不了解这种业务模式,就很奇怪,他们怎么能越低越卖,其实他们在现货上亏损,但在期货上盈利。”
“现在全棉花行业都在做基差交易。不论是上游轧花厂、中游贸易商,还是下游纺织厂,全部都采用期货定价加基差的模式。”冠农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冠农股份自有的棉花以及贸易棉花都会进行套期保值操作,套保比例约70%,主要根据每年对行情的判断和公司整体的经营规划制定。
上述相关负责人还表示,现在有很多公司使用棉花期权及场外衍生工具对棉花贸易、生产进行风险对冲,这些都对棉花产业有积极作用,能让企业在适当的情况下扩大利润,找到更好的销售时机。“现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有的企业都在逐步降低自己的报价。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只能想更好的办法,借助更多的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包括使用期权及场外衍生工具对成本、销售价格进行风险管理。”他表示,目前包括大型国企、贸易商、下游纺织厂等在内的95%以上的棉花企业都参与期货市场,只做现货的棉花企业越来越少,哪怕是卖现货,也是依据期货盘面来定价。
免责声明/Declaration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和公正,但文中的观点和建议仅供参考客户应审慎考量本身需求。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归弘业期货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弘业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Copyright 2008 Holly Futures Co. Corp.
Holly Daily Information is made available as a complimentary service by Holly Futures Co. No further redistribution is permitted withou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Holly Futures Co.Holly Daily Information is intended to provide factual information, buts its accuracy cannot be guaranteed.
文章转自期货日报网,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