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均线的长短周期如何选择?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均线股票

股票均线的长短周期如何选择?

叩富同城理财师 浏览:226 人 分享分享

3个顾问回答
首发顾问 高级王经理

在选择股票均线的长短周期时,需要根据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

短期趋势:通常是指一个月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因为5日线均线所代表的是一个星期的波动,10日线代表的是半月线,所以我们经常以它们代表短期趋势,短期均线通常波动较大,过于敏感。

中期趋势:是指一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常用的是20日线、40日线、60日线。这是因为20日线代表的是一个月股价波动趋势,40日线代表的是两个月的股价波动趋势,60日线所代表的是三个月的波动趋势,正好是一个季度,因此又叫季线。中期均线走势既不过于敏感,又有沉稳的一面,因此最常被投资人使用。

长期趋势:是指半年以上的股价波动的趋势,比较常用的是120日线与240日线。120日线代表半年的波动方向,又叫半年线,240日线代表的是正好一年的波动方向,又叫年线。总的来讲长期均线走势过于稳重,不灵活。

为了同时显示这三种趋势与长期、短期、中期投资大众的平均成本,投资者应同时选择这几种趋势,而不能因为个人习惯或爱好厚此薄彼。不能同时观察几种趋势的变动,是不能够做好分析工作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收盘价作为计算均线系统的基点,是因为在过去,任何的技术指标,包括K线的记录,完全是手工记录。习惯成自然,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实际上最可以代表一天股价的平均成本的当然不是收盘价,而是一日的均价。运用收盘价计算短期的均线,比如5日均线,离真正均价的差距较大,所以用这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均线周期越短,就越不能代表平均成本。相对来说周期越长这种误差就越小,所以真正有代表意义的是每日的均价而非收盘价,这一因素是使用均线系统的投资人必须注意的。

具体操作中,所选个股必须处在上升通道之中,而且5日、30日、60日移动平均线呈现双重“黄金交叉”之后即均线系统发出“抄底买入信号”。当该股的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均向上突破30日移动平均线之后则其均线系统便形成“多头排列”。特别是每当该股回调到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时是较佳买入时机但对于短期涨幅过大的个股一旦其5日均线反转向下有效跌穿10日均线那么表明该股已处于强弩之末大势已去投资者应迅速卖出清仓获利了结。

均线交叉时一般有一个技术回调交叉向上回档时买进交叉向下回档时卖出。

发布于2023-9-20 16:52 杭州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咨询TA
首发回答

在选择股票均线的长短周期时,需要根据个人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情况来综合考虑。

如果希望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收益,可以选择短期均线,比如5日或10日线。短期均线通常波动较大,较为敏感,能够反映短期内的市场波动和投资者的情绪变化。如果对中长期收益更为关注,可以选择中期均线,比如20日、40日或60日线。中期均线既不过于敏感,又有一定的稳定性,适合进行波段操作和趋势跟踪。如果对长期收益有兴趣,可以选择长期均线,如120日或240日线。长期均线通常反映的是股票的长期趋势和价值中枢,适合进行价值投资和长线持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均线之间并不是完全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会相互影响和制约。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建议将不同周期的均线结合使用,以便更好地把握股票市场的整体趋势和动向。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市场情况综合考虑,不能单纯依赖某一种指标或某一条均线来做出决策。

如果您还想知道更多更具体的关于股票指标上的知识和意见,可以点击下方添加老师微信,欢迎咨询。免费领取【股票基础技术解析课程】

发布于2023-9-20 16:43 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咨询TA

在选择股票均线的长短周期时,需要根据个人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情况来综合考虑。股票开户是不收费的,备好本人的身份证以及银行卡就行,开户手续直接网上办理。简单快捷.在我司开户成本价佣金直接给到您,佣金给到成本价,两融给到5.0%,1.8元的期权手续费,我司的快速交易通道可以免费使用!免费提供量化交易软件哦~

发布于2023-9-20 16:52 西安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顾问提问, 3-5分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免责声明:本站问答内容均由入驻叩富同城理财的作者撰写,仅供网友交流学习,并不构成买卖建议。本站核实主体信息并允许作者发表之言论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内容,亦不代表本站对该信息内容予以核实,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
金牌顾问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101 浏览量 8.9万+

  • 咨询

    好评 8.8万+ 浏览量 14万+

  • 咨询

    好评 1.2万+ 浏览量 1027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