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货币

谁知道名义货币和实际货币的区别?

叩富问财 浏览:17394 人 分享分享

投资者你好,很荣幸为您解答疑问:

名义货币和实际货币的区别?

1、对应的背景不同:名义货币需求是货币持有者在当前价格水平下的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在名义货币需求基础上排除价格因素后,用货币实际对应的社会资源,即商品和服务表示的货币需求;

2、不同的单位:名义货币需求以货币单位,例如“元”表示;实际货币需求是基于名义货币需求,但不包括价格因素,货币需求是根据货币实际对应的社会资源,即商品和服务表示的,因此没有特定的单位;

3、前提是不同的:名义货币需求不排除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价格变化的影响,而实际货币需求仅在排除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价格变化的影响之后定义。

一,名义货币:名义货币是指以本国货币面值为计量基础不考虑货币购买力变动的计量单位。名义货币资本保全现就是期末资本总额等于或大于按名义货币单位计量的期初资本总额资本就得到了保全。

二,实际货币:实际货币=名义货币除以物价水平,供给就是通货膨胀下的货币供给。

以上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讲解,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头像,添加我的微信,即可以找到我,欢迎您的咨询,温馨提示理财交易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布于2022-10-13 16:34 天津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3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咨询TA
您好,所谓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所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如1万美元,5万元人民币,8000英镑等。通常以M。表示。实际货币需求则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n一H。两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实际信币需求剧股7MMwaM影响,而名义货币需求则没有。

发布于2018-7-26 15:12 北京

收藏 1次分享 追问
举报
咨询TA
首发回答
名义货币就是法定货币。实际执行货币(部分)功能的商品远远不只有法定货币,这部分商品可以看着广义货币。比如有价证券(如国债)、黄金、白银、收藏品等。尤其是黄金、白银曾经是最为广泛使用的货币,废除金本位制度后,它们依然还在继续发挥货币作用。黄金、收藏品这类没有产出的“资产”,人们远远储备,除了把它们看着货币,实在难以解释人们的这种行为。当然,当今世界金融“创新”很快,新的金融产品大致上都是“纸上财富”,它们本身载体也许连一张纸都没有,看起来虚无飘渺,但是可以成为真实财富的仓库,辅助人们积累财富。它们都是广义货币。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货币可以看着是交易费用或者制度费用,是因为交易而生的额外(劳务)费用。经济体中存在差异很大的主体和多种交易,那么必然产生与之大致对应的货币。也就是说,货币存在一种结构。比如广泛认同的广义货币是债券,而债券因期限不同而不同,构成债券期限结构。期限越短,交易费用一般意义上越高。债券作为整体比黄金的交易费用还是要低,不过那些交易费用很高的人们,或者当社会制度费用高涨的时候,或者投资期特别长的人们,黄金照样会被启用。收藏品作为货币的交易费用那就更高了,需求量原则上小于黄金。

发布于2018-7-26 09:54 上海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咨询TA
假如你手上有5元。这个你现在手上拥有的钱就是名义货币。
原本5元的货币应该能买到等值5元的商品。可是现在由于通货膨胀了,你现在的5元只能买到之前价值为3元的东西。那就是说你手上的5元(名义货币)已经贬值为实际上的3元(实际货币)。
如果有点绕的话,你就想象下我们现在的社会。物价不断涨,可是我们的收入没有随着升高。造成的就是购买力的缩水。实际货币=名义货币除以物价水平

发布于2018-7-26 10:05 拉萨

6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你好,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的定义名义货币需求是指:实际货币需求的对称,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适应物价增减幅度在名义上增减的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

发布于2018-7-26 10:03 北京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名义货币和实际货币的两者定义不同。

名义货币是: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适应物价增减幅度在名义上增减的货币需求。

实际货币是:名义货币扣除通货膨胀率之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水平的认证。

发布于2022-7-18 13:08 北京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你好,1、将货币需求细分为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是在通货膨胀或物价变动的条件下产生的。如果价格是稳定不变的,就没有必要再去区分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所谓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所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
2、实际货币需求则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

发布于2018-7-26 10:03 成都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首先要知道,名义货币是法定货币,他们的区别在于性质不一样,价值不一样,所以用途也就有区别。

发布于2018-7-26 10:04 上海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你好,名义货币是与实际货币相区别的一个概念。前者是指货币的面值、数额等等,比如每个月的工资3000元。这就是名义货币的表达方式。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两者是不等的。除了通胀和通缩的现象,两者实际上是相同的。

发布于2018-7-26 10:08 杭州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这个“名义”和“真实”与宏观中的其他任何“名义”也“真实”没有任何区别——比如“名义GDP”“实际GDP”等。“名义”的意思是:只单纯地以货币为衡量单位,比如央行回购2亿的债券,那就是增加了2亿的“名义货币供给”。

发布于2018-7-26 10:41 上海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持币者在当前价格水平下对货币的需求为名义货币需求,它以货币单位(如"元")来表示;在名义货币需求基础上剔除物价因素,以货币所实际对应的社会资源即商品和劳务表示的货币需求,即为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最简单的名义货币需求表述式由I.费希尔的交易方程式演变而来,即:

由于MV=PQ因此有:后式中,Md为名义货币需求,P为价格水平,Q为一定时期由货币媒介的商品劳务量,V为同期货币的流通速度。该式由I.费希尔的交易方程式MV=PQ演变而来,由于这是一个恒等式,左端为一定时期已实现的货币购买力,右端为同期所实际提供的商品供给总额,因此,名义货币需求的公式总是成立的。由于Q、V在短期(如一年)内不易改变,故可假设公众的名义货币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同比例增减。又因价格水平可视为货币价值的倒数,则名义货币需求可用DD曲线(需求曲线)表示,如图。

图中名义货币需求与货币价值呈同比例不同方向的变动,货币价值与物价呈反比,物价水平又与货币供给量按同比例同方向变动,因此,货币供应量成为名义货币需求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并且在均衡状态下名义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量。由于Q、V在短期内虽无大的改变但并非完全不变,因此上述结论仅仅是一种极端的理论假设。

J.M.凯恩斯首次强调了货币作为资产或价值贮藏的重要性,并基于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分析引入了利率因素,由此将名义货币需求分解为两部分,其交易需求由名义收入决定,其资产需求由利率水平决定。凯恩斯关于名义货币需求的公式可一般地表示为:



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依同一方向变化,而与名义利率呈相反变动。

发布于2018-7-30 16:51 上海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名义货币就是法定货币。实际执行货币(部分)功能的商品远远不只有法定货币,这部分商品可以看着广义货币。比如有价证券(如国债)、黄金、白银、收藏品等。尤其是黄金、白银曾经是最为广泛使用的货币,废除金本位制度后,

发布于2018-8-7 15:49 武汉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你好,名义货币供给量是指仅计算票面价值,用价格指数P加以调整。实际货币量=名义货币量/价格指数。

发布于2019-5-29 16:14 苏州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名义货币是用来流通的物件总称,而实际货币是用来流通的物件本身。名义货币:现实流通的,单位名称虽然不变但其单位所含实际价值量不断改变的货币。名义货币就是法定货币,而实际执行货币功能的商品远远不只有法定货币。实际货币:有形货币,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和印记的货币。

发布于2022-7-18 13:16 合肥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1.名义货币需求:

是个人、家庭或企业等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时的货币持有量,即用实际货币单位来表示的货币数量。

2.实际货币需求:

是各经济单位所持有的货币量在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余额,即用货币所能购买到的物品及劳务来表示的货币数量。

发布于2022-9-16 22:50 厦门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答主提问, 最快30秒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233 浏览量 60万+

  • 咨询

    好评 270 浏览量 1097万+

  • 咨询

    好评 4.5万+ 浏览量 759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