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帽子交易”行为是指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买卖或持有相关证券的同时,对该证券或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作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以便通过期待的市场波动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以下是关于“抢帽子交易”的详细解释:
定义:“抢帽子”交易是一种投机性行为,其核心在于利用公开的评价、预测或投资建议来影响市场,从而通过买卖证券获利。行为特征:行为人必须是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行为人在对相关证券或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作出评价、预测或投资建议之前,已经买卖或持有相关证券。行为人的公开评价、预测或投资建议是为了在相关证券的交易中谋取利益。操作手法:在同一天内,先低价买进预计价格要上涨的股票,待股价上涨到一定幅度时,迅速将刚买进之股票全部抛出。或者先高价卖出预计价格将要下跌的股票,待股价下跌到某一价位时,再低价买进先前抛出的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股票。风险与影响:抢帽子交易属于高风险行为,因为市场波动可能并不完全按照预测进行,导致交易者面临损失。这种行为可能误导投资者,使他们基于不准确或误导性的信息作出投资决策,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法律法规:《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指引》第三十七条规定了抢帽子交易操纵的认定条件,明确禁止了这种行为。案例:例如,广东中恒信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曾在2011年涉嫌以“抢帽子”手法操纵市场,交易股票数量之多,创A股市场纪录。历史背景:早期的证券、期货交易都是交易员在交易池内喊价交易,用手势加上高声喊叫来报价。那些在日内短线炒作的交易员要不停地举手报价,情形就像一群人在伸手抢帽子一样,因此得名“抢帽子”。
总结来说,“抢帽子交易”是一种通过公开评价、预测或投资建议来影响市场,从而在证券交易中谋取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具有高风险性,并可能误导投资者,损害其利益。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保持警惕,避免受到不准确或误导性信息的影响。
发布于2024-6-5 10:02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