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合理评估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眼下,媒体一直在鼓噪纳斯达克市场中微软、英特尔、苹果等成功案例,这很容易让人忽视创业板市场所潜藏的巨大风险。上世纪90年代网络泡沫破灭时,有多少创业板上市公司在辉煌之前就已匆匆谢幕(退市),导致无数投资者的“血本无归”。对投资者来讲,眼下可能要更多关注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的自身风险,这主要包括:一是技术失败风险。因为,新技术能否升级换代和经得起市场考验、产品生命周期长短,都将影响技术的产业化是否会失败;二是经营风险。在创业板公司中,普遍存在着过于依赖单一产品或单一客户群体等问题,经营模式过于单一潜藏了很大的经营风险;三是“轻资产”的风险。创业板公司一般没有足够的资产作为抵押物,一旦经营出现恶化,往往很难渡过难关,甚至还将面临退市;四是经营业绩易出现大幅波动。由于这些公司的存续时间较短,缺乏可靠的业绩比较基准,经济业绩容易出现大幅波动,从而会影响公司股价波动。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自身风险释放有一个过程,这需要我们“静待其变”。所以,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合理评估投资这些公司的机会与风险,这是最首要的生存法则。二是要理性预测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行和上市风险。事实上,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还体现在上市公司发行和上市环节上。首先,高发行价和高市盈率风险。从28家公司发行情况来看,平均发行价25.43元/股,平均发行市盈率(摊薄)55.7倍,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远远超过了今年中小板20多家IPO公司水平;其次,发行人净资产急剧增加,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很难保持同步增长,这将导致发行人净资产收益率(ROA)等盈利指标下调;再次,高市盈率导致募集资金远超计划,创业板公司将面临资金管控能力和投资冲动的双重考验,其监管风险不容小视。三是充分认识创业板二级市场的交易风险。其实,创业板市场固有的风险还表现为包括首日上市交易炒作在内的市场爆炒、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这些都是创业板市场交易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风险。因此,投资者参与创业板二级市场交易时应当做好功课,尽可能回避交易风险,调整交易策略。一是要认真阅读招股说明书。特别是要重点阅读招股书的首页、重大事项提醒、风险提示等内容,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所属专业、行业及其竞争优势,避免买卖那些“看不懂、不了解”的公司。二是要熟悉创业板的交易规则。其中,包括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日上市股价监控规则。对广大投资者来讲,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与纳斯达克市场一样,中国创业板市场也将实行直接退市制度,这就意味着有的投资者将可能“血本无归”。三是在投资策略的选择上,建议目前先以“观望为主”,谨慎参与。千万不要一味地想抱个金娃娃,而是要多看到创业板市场存在的风险。
发布于2021-8-16 08:56 杭州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