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豆粕期货基本面是如何研究的?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基本面期货豆粕期货

请问、豆粕期货基本面是如何研究的?

叩富同城理财师 浏览:214 人 分享分享

2个顾问回答
首发顾问 郭经理
咨询TA
首发回答

您好,研究豆粕期货的基本面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豆供需状况:了解全球和国内的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储备情况以及大豆进口和出口数据。特别关注主要产豆国家如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种植情况和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2. 动物饲料需求:牲畜养殖和禽类养殖是豆粕的主要需求来源,因此需要关注肉类生产和消费的趋势。了解畜禽养殖数量和饲料需求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关的政策和市场因素。

3. 豆粕库存情况:关注国内和国际的豆粕库存水平,以及库存的增减趋势。库存水平反映了市场供应紧张程度,对价格产生影响。

4. 价格走势和技术指标:观察豆粕期货价格的历史走势和价格模式,使用技术分析工具来预测未来的价格动向。

5. 宏观经济环境:关注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增长、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到豆粕期货的需求和价格。

6. 政策因素:了解相关国家对于豆粕生产、进口和出口等方面的政策,以及农产品补贴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变化。

通过对这些基本面因素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豆粕期货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趋势,并为投资和交易提供参考依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期货方面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添加郭经理微信好友免费为您服务!

发布于2023-9-19 13:32 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2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您好,豆粕期货基本面资料:

1. 生产情况

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印度、欧盟等国是世界主要的豆粕生产地区,一直以来,美国豆粕产量占全球30%以上的份额。近几年,中国压榨行业快速发展,中国豆粕的发展速度保持了约20%的年增长速度。

我国是豆粕的生产大国。2000年起,我国豆粕的年产量首次突破1,500万吨,2001年后,豆粕产量出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2004年豆粕产量首次超过巴西与阿根廷,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在国内豆粕产量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豆粕生产布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90年代中期以前东北三省是我国豆粕主要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国60%以上,而到2002年,东北三省的豆粕产量虽然较前期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远远落后于华东及华南沿海地区。随着近几年沿海地区压榨行业的快速发展,山东、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已取代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新的豆粕生产基地。

2. 消费情况

近几年来,世界豆粕消费呈现跳跃性的增长。2005/06年世界豆粕消费量为14,500万吨,连续几年出现豆粕消费量超过当年产量的情况。目前,豆粕消费占世界蛋白粕总消费量的60%以上。

欧盟和美国是全球豆粕最大的两个消费市场。欧盟2005/06年的豆粕消费量达到3,233万吨,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豆粕消费地区。2001年前,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近几年,美国的豆粕需求量维持在2,700-3,000万吨的规模。1995年以后,东亚国家如中国、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豆粕消费量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全球消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对肉蛋禽鱼等食品的摄取量大幅增加,促进了饲料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家禽、优质瘦肉型猪所用饲料迅速增加,刺激了对优质蛋白饲料的需求。我国饼粕类产品很多,菜籽粕和棉籽饼的产量也很大,但这两种饼粕都要经过脱毒后才能用于饲料。因此,目前国内使用的优质粕主要是大豆粕。

从地区分布来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地区是目前我国豆粕的主要消费地。从具体省市来看,豆粕消费主要集中在广东、四川、江苏、湖南、浙江、江西、安徽、湖北、福建、北京和上海等省市。

3. 出口情况

目前世界豆粕主要出口国为阿根廷、巴西、美国、印度等国家。其中,阿根廷和巴西一直占世界豆粕出口量之首。2005/06年,阿根廷和巴西两国的豆粕出口量占到全球总出口量的72%以上,美国约占14%。印度的豆粕出口主要面向东南亚等地区,出口总量约占全球总量7%的水平。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豆粕的产需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1994年以前,中国是豆粕出口大国,其年出口量一般都超过100万吨。但其后几年国内市场对豆粕的强劲需求及国内榨油用大豆的减少,导致国内豆粕生产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转而变成了主要豆粕进口国。1997/98年度,中国豆粕进口400万吨。从1999年开始,随着国内压榨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我国大量进口大豆用于压榨,国产豆粕才得以满足快速膨胀的消费需求。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添加本人好友进行详细了解,欢迎咨询!

发布于2023-9-19 14:45 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顾问提问, 3-5分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免责声明:本站问答内容均由入驻叩富同城理财的作者撰写,仅供网友交流学习,并不构成买卖建议。本站核实主体信息并允许作者发表之言论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内容,亦不代表本站对该信息内容予以核实,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4.4万+ 浏览量 462万+

  • 咨询

    好评 3 浏览量 1.0万+

  • 咨询

    好评 7 浏览量 35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