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主要有职能分工型和全能型两种。
职能分工型又称分业经营模式,是指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各个金融机构从事的业务具有明确的分工,各自经营专门的金融业务,有的专营长期金融业务,有的专营证券业务,或信托、保险等业务。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主要经营银行业务,特别是短期工商信贷业务,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全能型模式又称混业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包括各种期限的存贷款业务,还能经营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等,早期的银行都是全能型的。与职能分工模式下的商业银行相比,全能型商业银行业务领域更加广阔,通过为客户提供全面多样化的业务,可以对客户进行深入了解,减少贷款风险,同时银行通过各项业务的盈亏调剂,有利于分散风险,保证经营稳定。
商业银行究竟采用何种模式是由—国金融体制决定的。自20世纪70年代后,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金融业竞争U趋激烈,商业银行在狭窄的业务范围内利润率不断降低,越来越难以抗衡其它金融机构的挑战,为此商业银行不得不突破原有的业务活动范围,增加业务种类,在长期信贷领域和投资领域开展业务,其经营不断趋向全能化和综合化;同时,许多国家金融管理当局也逐步放宽了对商业银行业务分工的限制,在—定的程度上促进了这种全能化和综合化的趋势。
发布于2023-7-5 16:42 北京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share/add-ask-icon1.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share/add-ask-icon2.png?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