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可能规避市场上的老千股,规避财务造假的公司。对于如何识别老千股,润樽投资总监李育慧表示,可以用排除法,比如说本来是一个民营企业,但是取了一个很大的名字,用中国、亚洲甚至华人这类名字。其次,大股东往往持股比例较低,甚至连30%都没有,只有10%,往往这种公司不太好,大股东连自家股票都不买这是值得怀疑的。第三,热衷炒概念,什么行业热,就去收购这些公司,但是这些公司报表可能并不好看。
2、尽可能找一些主营业务相对稳定、可预测性强的公司,这也是李育慧提到的,热衷炒概念的公司尽量别选。
3、公司最好可以产生现金流,最起码不是连续消耗现金流公司。对于一些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比非常高的公司,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要打一个比较大的折扣,因为这两项资产虽然是流动资产,但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变现程度和流动性都非常差。
润樽投资CEO韩柏青讲述了自己投资港股的失败经历,踩雷的股票是当时在资本市场引起不小轰动的雨润食品,当时雨润食品恰好碰到海外大行的做空,股价从28跌到了18左右,从而进行了抄底,但后来证明这次投资是完全失败的。雨润的问题就在于大股东将食品业的利润转投房地产,进而榨干了雨润食品,股价从2010年11月3日的34.4港元跌倒目前的1.2港元左右。
事实上,在这只股票上包括李育慧、榕树投资总经理翟敬勇都踩过雷,而且损失不小。当时雨润食品的对标企业是双汇发展,然而却不肯在主营业务上下功夫,导致这家公司常年处于亏损状态,在被做空财务造假后,市场信用也大打折扣。
另外,李育慧还补充道,在2009年买入了中国石化,为了对冲风险,全仓买入中国石化权证,最后亏光所有才出来。李育慧在论坛上多次提醒,内地股民在对于香港对冲风险工具不熟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买。
盛冠达资产基金经理何纯也在论坛上总结了自己的投资经验:
首先,只买上市五年的股票,央企除外。
第二,没有大的资本动作,例如经常收购重组、跟主营业务无关,频繁的配股和增发,募集资金。
第三,就是一定要看公司的现金流情况,业绩是否每年都增长,每年都在派息,这说明资金很充裕,流动性是没有问题的。
第四,董事长的业绩承诺能否兑现,每次发债募集的资金,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是否在透支市场信用。
如果把以上的几个原则放进来选股,港股绝大多数的地雷可以排掉。如果手上持有几十家公司,可能还会踩中1-2个地雷,但总体排雷的成功率较高。
发布于2018-7-13 08:56 天津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