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企业频频爆雷,为什么2015年的雷要会在2018年爆呢?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近几天企业频频爆雷,为什么2015年的雷要会在2018年爆呢?

叩富问财 浏览:1826 人 分享分享

2个回答
首发回答
您好,主要是因为企业长期累积的问题,加上18年经济情况不好。希望对您有帮助

发布于2019-1-31 16:16 广州

收藏 分享 追问
举报
因为2018年进入了经济寒冬吗?是,也不是。

仔细看看业绩预告,一部分上市公司确实是因为经营不善,但经营不善顶多引起微亏或者利润下降,凡是亏损较为严重的,原因往往和经营无关。

绝大多数预报大额亏损的公司都是因为计提了各种减值准备,尤其是商誉减值准备。

两个月来,商誉这个词在中小投资者眼前晃来晃去,不断的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商誉的会计概念。

问题来了,为什么以前商誉就没这么突出?2018年发生了什么?
一、2018年商誉频繁暴雷源自2015年的牛市
2018年的商誉雷,还要从2015年的那波牛市说起,当时上证指数一度超过5000点。但是,牛市和商誉什么关系呢?
商誉本质上是上市公司并购其他公司的溢价部分,而牛市的时候,股价昂扬的上市公司更热衷于花大价钱进行并购,并购带来规模的扩大,通过炒作概念提升股价。
不少最近商誉暴雷的上市公司都是在2015年前后积累了大量的商誉,比如上海莱士(5.820,-0.29,-4.75%)(54亿,2014年)、万达电影(18.020,-1.90,-9.54%)(52亿)、华谊兄弟(4.300,-0.15,-3.37%)(36亿)、利欧股份(1.290,-0.11,-7.86%)(32亿)、宋城演艺(19.450,0.31,1.62%)(24亿)、二三四五(3.510,-0.17,-4.62%)(24亿)、奥特佳(1.890,-0.09,-4.55%)(19亿)、骊威文化(18亿)……
为什么2015年的雷要会在2018年爆呢?
和并购时的对赌条款有关,A股上市公司在并购时,为了标榜高额溢价决策的正确性,往往会和对方实控人签订对赌协议。在并购后的指定年份实现规定的扣非净利润,并把这些预计净利润作为商誉的计算依据。
乍一看,很合理。
但是,上市公司和被并购公司的实控人是有利益关系的,双方的关系非同一般。虽然并购完成后,通常和对方实控人不再是关联方,但仍然存在着实质上的关联交易。对赌协议完不成怎么办?双方也有的是技巧和花样,通过关联方利益输送下就可以了。
所以绝大多数的对赌协议基本都能保质保量完成,一般对赌协议签几年呢?
三年。
2015年到2018年,正好三年。
也就是说,2018年的年报中,很多对赌协议都到期了。
关于商誉的暴雷,坊间流传着有一种说法:在业绩不好的年份洗澡触底,股价降了,股东可以低价回购,但待到来年业绩反弹,股价会升的更高,大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获取高收益。
这种说法靠谱吗?
还别说,真有像这么回事的,比如雅戈尔(7.610,0.24,3.26%)公告业绩预增:2018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6.64亿元,同比增加约33.67亿元,同比增长约1134.72%。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2017年度,公司因计提中信股份资产减值准备约33.08亿元,导致往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约2.967亿元。
但是,业绩增长1134.72%后,投资者会买账吗?毕竟投资者不傻,业绩涨了几十倍不见得股价会涨那么高。所以这种说法虽然看起来有道理,但实际上大股东这么操作的话,风险极大。
二、牛市的盲目扩张带来的其他资产减值
牛市特别容易给上市公司的决策层带来错觉,将资本市场的繁荣昌盛误当成了经营上的改善,于是不少公司在股价暴涨的时期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规模的后果,就是带来资产减值风险。
1、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减值风险
以京东方为例,公司2015年开始,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增加到822亿。由于价格下降、折旧增速过快,王东升疯狂扩大生产规模的代价是2018年的业绩下滑,较上年下滑了一半以上。
除了固定资产折旧影响效益外,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还存在着减值风险。如盾安环境(4.690,0.43,10.09%)就计提了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从而降低了利润。
2、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风险
光线传媒(8.180,0.32,4.07%)并购了形形色色的影视公司,与华谊兄弟高溢价收购不同,光线传媒都是在初期较低价格收购,因此商誉要少一些,并购的影视公司大部分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中。
根据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也是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科目之一,一旦投资的公司出现经营问题,按照准则也是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所以即便是公司没有高溢价并购,就算是正常并购,一些“皮包公司”、“垃圾公司”也会带来减值风险。
以天山生物(4.780,-0.46,-8.78%)为例,公司发行股份收购了一家“大象广告”,然而大象广告存在资金被挪用,违规对外担保及违规对外借款等情况且金额巨大,武汉地铁2号线提前终止协议疑似伪造,历年摊销成本累计少摊销金额达到4.8亿元等情况,以及仍有新的涉案事项在调查中,大象广告持续经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极可能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公司认为该项投资能够收回的可能性极小,按预计可收回金额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约17.95亿元。
3、应收账款的减值风险
在生产规模扩张的时候,同时增加最明显的一个项目,便是应收账款。如果公司的产品没有足够的竞争力,那么公司为了提高销量势必会产生更多的应收款,而应收款反过来存在着减值风险,也就是坏账准备。
比如ST华信,2015年开始膨胀,从9亿多暴增到27亿,到了2016年应收款更是达到巅峰,近70亿。好景不长,2018年公司的应收款暴雷。

4、存货的减值风险
在资产项目中,存货是减值风险较大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项目。
转成本的过程中,存货与利润的关系非常密切。星空君多次在专栏提到存货和利润的关系,但许多读者很难理解。
其实这是个会计操作,在转成本的时候,存货金额越大,转成本的金额就越小,从而虚增利润。
所以存货金额巨大的情况下,就会存在着利润虚增的可能。
同时,库存商品还有毁损、降价的可能,所以存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风险。

发布于2019-1-31 16:13

收藏 分享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答主提问, 最快30秒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免责声明:本站问答内容均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撰写,仅供网友交流学习,并不构成买卖建议。本站核实主体信息并允许作者发表之言论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内容,亦不代表本站对该信息内容予以核实,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
同城推荐 更多>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