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模化、产品形式、销售渠道、生产方式探究生猪屠宰端的变化
发布时间:5小时前阅读:26
近年来,屠宰端规模化程度难有明显提升,主要是屠宰行业利润空间较低,这亦进一步推动产品中分割品挤占部分白条比例,另外销售渠道中农贸市场仍为主流,但屠宰企业直营点占比减少。加工亦成为屠宰行业新的趋势,目前业内初级加工企业占比逐步增多,且初级加工正逐渐向深加工转变。
1.屠宰规模化集中度难有明显提升
近几年来,养殖规模化程度逐渐提升,2024年top10养殖企业出栏量规模化程度接近30%,与此相反的则是屠宰企业规模化程度。由图1可以看出,2016-2024年top屠宰企业屠宰量占全国均不及10%,维持在6%-9%之间内震荡,难有明显提升。2024年top3屠宰量占比仅有4.38%,top4-10屠宰量占比3.46%。屠宰规模化程度难有提升的主要原因则在于屠宰行业自宰利润较低,且屠宰模式差异性较大,难有统一化标准,产业链条较短;另外近几年来屠宰行业利润低,屠宰企业难有明显的扩产或建分厂等行为。
2.产品形式变化:白条占比下降,分割占比提升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调研显示,2020-2024年白条在猪肉产量中的占比逐年下降,分割品占比逐渐上升,截止到2024年年底,白条占比为80.55%,分割占比为19.45%,白条占比较2019年下滑4.57个百分点,分割占比反之。这主要是由于近些年来,分割可销售渠道较广,单品附加值较高,多走商超、专卖店等渠道,议价空间较宽,利润空间较大,而白条销售渠道较低少,多走批发市场等渠道,产品附加值低。因此在屠宰企业毛利值偏低的背景下,增加分割占比则成为一种选择,但由于受分割技术、分割工人、设备等条件限制,分割占比提升有限。
另外,分割技术在近些年来亦发生一些变化。分割技术更为优化,如设备智能化升级,精细化分割满足定制化客户需求,更加注重猪肉分割与冷链技术的配合,在分割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确保猪肉在分割后的短时间内迅速进入冷链环节,如冷却、冷冻等,这样可以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持肉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3.销售渠道变化:农贸市场仍为主流,但屠宰企业直营点减少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调研,2024年屠宰企业销售渠道中农贸市场仍为消费主流,占比为71.21%,较2023年提高0.66个百分点,主要是鲜品猪肉;商超及连锁店消费占比11.64%,同比下降7.50个百分点,主要是冻品猪肉。因热鲜肉仍为消费主体,因此支撑农贸市场渠道仍为主流,且受其他渠道减少原因,其占比被动提升。其中农贸市场中一、二级经销商和小经销商占比亦增加,这意味着猪肉消费较2023年更为分散,且屠宰企业直营点占比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屠宰企业亏损多,关闭了部分直营点。
4.生产方式:食品加工是趋势愈发明显
由图4可以看出,肉制品行业规模近些年来呈现持续增加态势,2023年肉制品行业规模已达2.1亿左右水平。在肉制品产量及肉类产量占比中可以看出,2019年以后肉制品产量虽逐年增加,2023年肉制品产量达1825万吨,但肉制品产量占肉类产量比例仅有20%,与发达国家50%有较大的差距。目前食品行业内高温肉制品较多、低温肉制品较少,初级加工较多、精深加工较少,但低温肉制品、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较高,目前行业内多数屠宰企业逐步加入分割行列,这也进一步印证图2比例变化,分割后入库进行加工或者鲜品分割做熟食之类,增加屠宰行业内的利润空间。食品加工趋势愈发明显,初级加工正逐步转向深加工。
综上所述,屠宰端从规模化集中度、产品形式、销售渠道、生产方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且驱动力基本源于利润值。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