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报告:谨慎入局铜市场
发布时间:2024-5-23 08:56阅读:90
谨慎入局铜市场
2024.5.23
观点:
在不考虑黑天鹅事件的背景下,盘面对利多预期的交易已过于充分,偏空的现实情况逐渐浮现,或加剧价格于高位的波动风险,且不排除阶段性回调的可能,建议多观望,谨慎操作。
今年3月中旬之前,沪铜主力合约基本承压于七万关口震荡,下方以六万八托底,伦铜主力合约维持在8200-8600美元/吨区间内震荡。3月中旬,铜价运行重心开始上移,其中,伦铜上移至9000美元/吨附近,沪铜上移至73000元/吨左右,短暂回调蓄势。4月初,铜价开启快速拉升模式,当月涨幅超13%,并站上八万关口,伦铜站上万元整数关口,涨幅超12%。本月,铜价短暂调整后继续拉升,其中,沪铜主力合约刷新高位88940元/吨,伦铜主力合约刷新高位11104.5美元/吨。现阶段,市场看涨预期难证伪,看涨情绪仍较浓郁,与此同时,现实端风险亦在积蓄,详细分析如下:
图 1:美国通胀数据
图 2:美国就业相关数据
图 3:全球主要国家制造业
图 4:全球制造业PMI
美国通胀存粘性,全球制造业逐步改善。年内,美国通胀数据一度抬头,二次通胀预期升温,从目前表现来看,上半年的通胀表现存在黏性,该交易主线暂时难以结束,有机构预测今年美国CPI难跌破3%。通胀指标亦会影响美联储决议走向,近期多位美联储官员表示,在有更多证据表明通胀压力正在减弱之前,可能需要在更长时间内维持高利率。目前市场预期9月FOMC会议是降息的关键窗口期。
年内,美国制造业市场修复,新兴市场制造业蓬勃发展,为需求带来明显增量,我国制造业数据也已重回荣枯线上方,欧洲国家的制造业市场修复速度相对偏慢,全球制造业整体呈回升态势,不断强化海外市场或将进入主动补库周期。不过,现阶段海外补库周期尚处于萌芽期,且海外经济受制于美联储高利率影响,仍需时间和耐心等待。
图 5:铜精矿来源
数据来源:SMM
图 6:进口铜矿现货加工费指数(美元/吨)
数据来源:SMM
海外矿端扰动频发,加工费跌至历史低位,近期出现止跌迹象。近两年,国产矿自给率逐年下滑,2023年已不足20%。冶炼企业对进口矿依赖性极强。国内铜精矿市场面临矿山老化、品位下降、环保政策管控等多重因素挑战,导致诸多小型私营矿山停产,国企老牌矿山产量下滑,且难寻大型优质可开发铜矿,自产矿比例低的局面难破,铜精矿进口需求将始终维持在高位。海外铜精矿供应主要受头部矿企主导,由于近些年长期资本开支不足、地缘冲突等因素导致铜精矿边际增量同比下滑,且产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去年11月以来,海外矿端故事频发,提前加剧了市场对原料供应问题的担忧,现货铜精矿加工费一路走低,截至上周才显现止跌迹象。
图 7:粗铜加工费
数据来源:SMM
图 8:精废价差(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钢联
废产铜料供应激增,弥补部分原料缺口。截至上周,国产南方粗铜加工费1500元/吨,国产北方粗铜加工费1200元/吨,进口粗铜加工费110美元/吨,粗铜加工费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主因铜价大幅拉升后,废铜持货商出货意愿转好,同时,受利润和资金回笼速度的双重吸引,部分再生铜杆企业转产粗铜和阳极板获利。短期内,废产铜料供应明显增长,电解铜冶炼企业能采购到充裕的废产铜料进行补充生产。价格优势刺激废料流入冶炼端,弥补部分原料供应缺口,但持续性有待关注。
图 9:电解铜产量(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SMM
图 10:电解铜净进口量(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电解铜产量降幅不及预期。今年一季度,国内电解铜产量约292万吨,同比增长7.7%。二季度时值冶炼企业密集检修期,预计总产量约293万吨,预计同比增长2.8%,降幅或不及预期。据悉,大型冶炼企业签订的多为铜精矿长单,且废产铜料激增,同时,冶炼副产品(硫酸、金、银)价格均稳步攀升,因此,规模型冶炼企业未面临亏损问题,主动减产动力不足。考虑到去年下半年电解铜产量高基数影响,预计下半年电解铜产量的同比增速或继续放缓。
据海关数据,今年1-3月电解铜净进口量约91.6万吨,同比增长30.6%。据ICSG数据,2023年俄罗斯电解铜产量约82.5万吨,出口量约62万吨,欧美联合制裁俄罗斯金属后,流入国内的俄铜量或继续增加。
需求端“强预期 弱现实”。从中长周来看,海外制造业市场呈现改善迹象,或暗示主动补库周期临近,与此同时,国内大力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汽车拉动交运需求、“以旧换新”为家电行业注入活力、“两新一重”工程带动基建消费,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为铜需求提供边际增量,未来铜需求存在很大的增量空间。
但短期来看,国内铜加工企业在二季度的生产表现不及预期,随着铜价不断刷新高位,原材料采购成本和现金流问题浮现,导致不少加工企业放慢采购和生产速度,甚至通过阶段性停工来缓解压力。现阶段需求端的疲态仍较明显,消费依然是制约铜价涨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图11:铜杆开工率
数据来源:SMM
图12:铜管开工率
数据来源:SMM
图13:铜板带开工率
数据来源:SMM
图14:铜箔开工率
数据来源:SMM
图15:黄铜棒开工率
数据来源:SMM
图16:废铜制杆开工率
数据来源:SMM
国内电解铜社会库存反季节累增至同期高位。截至上周,国内电解铜社会库存约41万吨,传统消费旺季,电解铜社会库存未降反增,且相较于往年同期处于高位水平;保税区库存增至9万吨以上。据悉,部分空头已安排智利和秘鲁的铜产品运往美国进行交割,并从LME仓库转移出部分电解铜至COMEX仓库,预计未来两个月将有大量电解铜陆续抵达美国,以缓解美铜交易风险,COMEX铜库存或顺势上涨。
图17:国内电解铜社会库存(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SMM
图18:COMEX铜库存(单位:短吨)
数据来源:SMM
投机资金尚未撤离。截至本周,LME铜投资基金多头持仓量约10.74万手,投资基金空头持仓量约3.55万手;COMEX铜非商业多头持仓量16.4万张,非商业空头持仓量约10.2万张;沪铜期货合约总持仓量62.3万手,活跃合约持仓量22.1万手。投资基金的买盘热情助推铜价上攻,目前海外规模型资金尚未撤离,国内多头氛围亦浓郁,宏观投资者仍存信心。
综上所述,本轮铜价快速拉涨,不仅有宏观预期(全球制造业恢复、美国经济软着陆、二次通胀等)推动,亦有基本面预期(矿供应短缺)辅助,加之资金鼓吹。现阶段,盘面对利多预期的交易已过于充分。反观现实,近期美联储多位委员言论偏鹰,矿端问题尚未有效传导至锭端,冶炼企业联合减产未见成效,电解铜产量降幅比较有限,且矿现货加工费出现止跌企稳迹象,同时,国内消费仍十分疲软,社会库存已累增至往年高位等偏空因素出现,或加剧市场的高位波动风险,且不排除阶段性回调的可能,建议多观望,谨慎操作。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