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固收:地方债是当前体量最大的长久期债券来源
发布时间:2024-4-23 08:01阅读:77
民生固收研报指出,当前市场较为关注当前地方债的投资交易机会,本文聚焦于此。
地方债:当前体量最大的长久期债券来源
近年来,随着新增专项债和再融资债放量发行,地方债持续扩容,且超长债发行占比逐步抬升,发行期限明显拉长。当前剩余期限大于10Y的超长期地方债存续规模占比已超30%,成为市场上规模最大的长久期债券来源。
分区域观察,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较好的地区,其地方债存量规模更高,发行和净融资方面也呈类似规律。多数地区地方债存量以3Y以下为主,但10Y以上合计来看占比更高。
流动性提升,交易属性增强
需求端来看,地方债的主要配置力量是商业银行,其中以国股行为主导。但近年来在无风险利率趋势性下行背景下,市场对地方债关注度明显提升,投资机构更趋多元化:农商行主要买入5-10Y地方债,且近年对短期限品种买卖愈发频繁;保险对地方债买入力度持续提升,但以配置型策略为主,主要偏好20-30Y品种;广义基金对于地方债投资主要用以满足其交易需求,更偏好10Y以下的中短期品种。
市场对地方债关注度不断提升,主要有几点原因:(1)随着无风险利率不断下行,市场向久期要收益诉求增强,而当前地方债是长久期债券的重要供给;(2)地方债具有流动性和信用风险溢价,且不同区域间地方债收益差异较大,能够提供多样选择;(3)地方债不仅具有免税优势,于银行而言,其资本占用成本也更低。
对应从换手率看:2015年以来,随着地方债持续扩容,其换手率不断抬升。经济实力较好的地区,其地方债换手率也往往越高。细分来看,专项债换手率更高,但总体看与一般债差异并不算大。2023年以来,剩余期限在20-30Y品种的换手率最高,其次是5-10Y,2024Q1仍延续这一特征。
一级发行定价:市场化水平提升,区域分化加大
2018年8月以来,地方债发行利率开始在国债基础上固定加点,且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加点逐步压缩,2021年以来部分地区还进一步尝试将定价从国债换锚为地方债曲线,市场化定价水平不断提升。
但发行利差整体压降的同时,区域间的分化也愈发明显,经济和财政状况较好的地区,其发行利差往往越低,反之则相对较高,其背后总体反映的便是区域和项目之间的差异性。
二级市场定价,关注什么?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定价程度和流动性的增强,地方债收益率及与国债收益率利差总体呈现趋势性压降,但受市场行情以及供需结构变化的扰动,二者利差也存在阶段性走阔的阶段。
从区域基本面角度,地方债定价需要关注哪些因素?我们分析发现地方债收益率及其与同期限国债利差,往往和当地经济实力、财力情况、以及金融条件呈现比较明显的负相关性,但和广义债务率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此外,个券层面因素看,一个地区地方债估值水平与剩余期限的相关性较强,但与地方债存续规模相关性相对较弱。
当前地方债投资机会怎么看?
今年2月以来在国债利率快速下行的背景下,地方债与国债利差再度小幅抬升,性价比有所显现。
当前估值较高、价格相对被低估、平均剩余期限较长的区域有:黑龙江、内蒙古、辽宁、贵州、湖南、吉林。其中,贵州、内蒙古、湖南等地区2023年以来的换手率处于35%以上的较高水平,流动性相对较好,黑龙江、辽宁、吉林的换手率也在25%以上,亦可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数据统计偏差风险;信息滞后或不全面的风险。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