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抢先布局换电领域,引领新能源汽车补能革命”
发布时间:2024-2-5 14:01阅读:435
滴滴在放弃造车后,决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辟新的道路。最近,滴滴和旗下的小桔能源与宁德时代宣布成立了一家合资换电公司。滴滴的CEO程维和宁德时代的董事长曾毓群都亲自出席了签约仪式,显示出对这个合作的重视。
这并不是滴滴第一次在补能领域布局,小桔能源之前已经在包括充电在内的多个业务上进行了布局。到2023年底,小能源的充电服务已经覆盖了190多个市,提供了超过6.8亿次的充服务。
通过进入换电领域,滴滴在补能领域涵盖了充电和换电两种模式,这意味着滴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补能环节进行了全面布局。
滴滴的战略方向是聚焦主业,在扩张业务方面更加注重与主业的协同性。去年,滴滴出售了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结束了对造车领域的布局。此次进军换电领域,滴滴看重的是可以发挥主业协同效应。
滴滴进入换电领域的目标是为众多新能源车辆提供高效的换电服务。滴滴的运营优势加上宁德时代在电池技术方面的实力,为合资公司在换电领域布局增加了底气。
滴滴对换电行业充满期待。滴滴认为,公共出行市场具有用户数量多、补能频次高、时效性要求强的特点,是换电服务最有价值的应用场景之一。
根据规划,合资公司将快速铺设换电站、推广换电车型,提高公共补能市场的运营效率。双方将引领行业服务和技术标准。
滴滴的机会在于,换电市场前景良好,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汽车市场正加速向电动化转型。根据公安部的统计数据,到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04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占76.04%,达到1552万辆。
与此同时,补能需求也在高速增长。根据充电联盟的数据,2023年1-12月,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增加了338.6万台,同比增长30.6%。到2023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的数量累计达到了859.6万台,同比增长65%。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采用充电方式进行补能,但随着越来越多人了解到换电的优势,并且政策的推动,换电市场有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与充电模式相比,换电通过直接更换电池来进行补能,可以大大提高补能速度,提升电池的安全性。更吸引人的是,“车电分离”模式可以降低购车成本,消费者可以根据需求租用电池。
2023年11月13日,工信部等八部门正式发布了《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通知提到要扩大快速换电等新技术应用,支持换电等商业模式的创新。
根据规划,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将建设0.78万座换电站。光大证券认为,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的试点城市落地,将促进充换电需求的增长。
根据头豹研究院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换电站数量从2018年的258座增长到了1973座,预计到2027年,换电站数量将达到34822座。该机构认为,换电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尽管换电前景看好,但行业门槛较高,滴滴进入后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换电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是标准型动力电池的缺乏。如果换电站无法储备足够多的电池数量和种类,将会限制服务范围。这也是合资公司提出引领技术标准的原因。此外,高投资成本也可能导致企业难以盈利。
幸运的是,换电赛道刚刚开始,滴滴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然而,滴滴最终能否成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突破,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下一篇资讯:
暂无下一篇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ask/turn-right.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