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R有望年内重启全国碳市场亟待补全
发布时间:2023-8-7 13:21阅读:99
从气候变化角度,加快能源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快实现全面的碳中和目标,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
为了通过市场机制应对环境变化、确保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结合、激励实体企业低成本完成碳减排、鼓励技术和资金流向低碳发展领域、推动行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也为了完善国际碳定价体系、提高自身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领导力,我国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以建设全国碳市场的方式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全国碳市场可分为自愿市场和强制市场。自愿市场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强制市场的有效补充。交易的产品为CCER,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及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用于抵销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超过5%。
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加快推动各项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今年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为全国碳市场补完迈出的坚实一步。在剩余七个行业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后,按照我国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总额的80%计算,整体碳市场容量约为80亿吨/年。按照5%的比例测算,远期碳市场CCER空间约为4亿吨/年。
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
时至今日,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等化石燃料仍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气候问题也愈发严峻。2022年8月,在《自然通讯-地球与环境》上有报告称:1979年至2021年,北极温度以每10年升高0.75℃的速度变暖,这一速度几乎是全球平均的4倍,比早期研究显示的北极变暖速度要快得多。从气候变化角度,加快能源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快实现全面的碳中和目标,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做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
图1 全球前五大碳排放量国家
数据来源:BP,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并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基础上激发绿色技术创新活力。同时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化机制、巩固提升生态碳汇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国际间合作,营造出绿色低碳生活的新风尚。但目前我国“双碳”进程还面临着碳减排幅度较大、转型任务艰巨、时间窗口宝贵等的困难和挑战,最大的阻碍在于国内生产结构尚未升级。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公路货运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有待形成、绿色技术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有待完善。我国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CO2超过120亿吨当量,占全球28%,位居世界各国之首。尽管人均排放量和历史排放量并不高,却在温室气体减排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压力。此外,从实现碳达峰过渡到碳中和只预留了30年的时间,相比于发达国家通常设定的50到70年更为短暂,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迫在眉睫。
全国碳市场建设进程
为了通过市场机制应对环境变化、确保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结合、激励实体企业低成本完成碳减排、鼓励技术和资金流向低碳发展领域、推动行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也为了完善国际碳定价体系、提高自身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领导力,我国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以建设全国碳市场的方式为单吨碳排放权(由碳排放配额与CCER共同构成)进行定价。
全国碳市场可分为自愿市场和强制市场。
其中,强制市场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期主要针对重点排放单位(即控排企业)发放免费的碳排放配额,以吨为计量单位,被纳入管控的企业拥有几个配额即意味着拥有向大气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碳的权利。配额(CEA)可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进行交易,定价方式为市场化定价,交易对手方仅为电力行业中碳排放量达到企业。在对过去一年碳排放量进行履约的时候,即根据自身实际碳排放量清缴同等数量配额时,如果控排企业实际排放量超过在手配额数,就需要到市场上购买相应的配额进行补充,如果节约了排放“额度”就可以在碳市场上出售多余配额,获取收益。由于国家对碳排放总量进行控制,配额发放量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年减少,促使配额价格上升,抬高企业生产成本,倒逼企业进行技术改革。自愿市场以国内试点为基础,吸取了各试点城市近十年的建设经验,终于在2021年7月16日上线交易,目前已运行两年有余。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天津、重庆、湖北7省市的地方试点市场与该全国性市场并行。
图2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价格(元/吨)
数据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
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截至2023年8月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收盘价为64.27元/吨,累计成交量241,197,844吨,累计成交额11,109,222,634.51元,市场总体平稳运行,价格总体稳中有升,为CCER的重启、碳排放权期货市场的筹备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近日配额价格涨势明显也是因为2021、2022年度重点排放单位核定配额实际发放汇总表报送的截止时间(8月4日)来临,而配额和履约通知书发放工作也应该在8月11日前完成,造成市场成交活跃性进一步上升。
自愿市场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强制市场的有效补充。交易的产品为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aCertifiedEmissionReduction),一般简称为CCER,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及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CER可用于抵销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按规定不能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
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加快推动各项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今年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1)主要制度安排已经明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及项目开发与实施规范、审定与核查规则等配套管理制度正在公开征求意见中;2)项目方法学正在公开征集遴选。按照“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的原则,以“开门决策”的方式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将择优发布;3)基础设施基本搭建完成。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已完成初步验收,具备上线运行的基本条件;4)联合监管机制正在建立。为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数据真实性,生态环境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建立部际联合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
此次自愿市场顶层设计的推出也迈出了补完全国碳市场的坚实一步。在剩余七个行业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后,按照我国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总额的80%计算,整体碳市场容量约为80亿吨/年。按照5%的比例测算,远期碳市场CCER空间约为4亿吨/年,节能减排项目开发前景广阔,推动环保意识塑造,助力“双碳”战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