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纯碱连涨、玻璃回落!“面包”这么跌“面粉”还能涨多久?
发布时间:2023-1-4 09:40阅读:101
新一轮分化又来了?纯碱猛涨、玻璃回落:
众所周知,纯碱是玻璃最主要的原材料。通常情况下,1吨玻璃需要0.2吨的纯碱,而在玻璃成本中该材料的占比约20%-30%。由于两者关系紧密,市场早前一度也非常流行双品种对锁套利的玩法。
两者同向而行的格局在近期再度出现了转变。日内,产业链再度出现了纯碱快速走强、玻璃回落的情形。
同花顺期货交流群已开通,群里有大神聊股票和商品,点击加入>>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导致了品种的分化?后市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
生产线特性:玻璃点火后产量无法调整
事实上,产业链的特性差异是导致本轮玻璃、纯碱分化的直接原因。
玻璃的特色在于生产线难以停车。通常情况下,玻璃生产线点火之后,使用周期大多为5―8年,有的甚至长达10年,在生产过程中无检修性停产,只能热修,一旦停产,玻璃生产线几近报废,而玻璃每条生产线冷修或重建费用达到数千万元至数亿元。
这一特性注定,它很难根据市场的需求做出产量调整。
早期房地产开工大热时,玻璃虽然持续供不应求,但生产线无法增量;而如今,地产低迷市场需求急剧下滑,生产线亦是只能捏着鼻子累库生产,无法减量。
尽管在房地产市场竣工预期转暖的背景下,终端对后市需求预期有了明显的恢复。但从数据来看,江西、福建等“疫情达峰”较慢的地区整体经济活力仍在下滑,玻璃“强预期弱现实”的格局迟迟无法更改,品种重新分化也算是情理之中。
纯碱整体维持紧平衡:
除了玻璃生产线问题外,纯碱原本也有不稳定的物理特性难以保存的考量。
众所周知,纯碱极易吸潮,结块,发黄变质,并能从潮湿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氢钠。所以如果不是在能调控干湿度的专库里,是不适合长期存放的。在天气相对潮湿的时候,为了减少贮藏成本,纯碱生产企业的库存周期通常只会维持1周甚至更短。纯碱中的重碱更是大多采用直销的方式直接运输至玻璃企业,即便是经销商也大多为中介型销售,社会库存量较低。
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基于房地产市场竣工预期,部分前期冷修的玻璃产线开始点火复产了。同时,近期青海地区铁路还面临发运不畅的问题,当地厂家出货受到了严重影响,中东部地区纯碱厂家库存维持在低位,货源偏紧。
中信期货:玻璃基本面孱弱、纯碱仍偏紧
在最新的研报中,中信提到:玻璃需求端上,近期地产预期好转,下游拿货情绪回升,现货产销好转,但深加工订单较弱,叠加北方天气逐渐寒冷,预计真实需求难以有实质性好转。供应端,部分厂家面临亏损,冷修计划提前,计划外冷修预期仍然较少,供应压力仍然巨大。库存本周环比下降178万重量箱,下游补库囤货带动去库。当前视角下,年底库存压力较大,玻璃价格或持续震荡。
而纯碱方面,因玻璃总日熔稳中有升,重碱需求仍然较为稳定。纯碱现实基本面偏强,本周库存增加0.57万吨,社会库存持平。西北运输受限导致库存小幅累积,需求仍然较为稳定,但当前盘面上行驱动暂缓,警惕轻碱需求走弱以及浮法意外冷修。中长期来看天然碱投产前供需将持续偏紧,天然碱投产后供需逐步宽松。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