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月度观察:衰退背景下需求疑虑施压油价美国SPR回购提供坚实支撑
发布时间:2022-12-29 18:24阅读:118
中宇资讯 深度观察
张永浩/文
2022年12月,国际油市先抑后扬走出V型曲线,本周期伊始市场同步关注西方对俄能源限价兑现情况以及OPEC+是否会在部长级会议上采取进一步减产行动以托举油价,但OPEC+最终按兵未动,而美联储方面继续释放持续紧缩的信号,经济衰退担忧加剧引发油价快速跌向年内低点,不过随后油价在美国回购战略石油储备价格线获得坚实支撑,并且随着俄罗斯总统宣布自2月1日起禁止向支持西方对俄限价的国家销售石油产品,部分性断供危机对油价形成提振,同时中国在月初宣布全面放松防疫管控之后进一步放开入境限制,开放的预期对市场多头形成良性提振,国际油价重新回归月初位置,但月均价格水平较上月出现显著滑坡。
具体价格数据方面,中宇资讯监测数据显示,截至外盘时间12月28日,美原油WTI基准价格收报78.96美元/桶,较上月末下跌1.59美元/桶,跌幅1.97%;布伦特基准价格收报83.26美元/桶,较上月末下跌2.17美元/桶,跌幅2.54%;截至外盘时间12月28日,12月WTI价格均值录得76.22美元/桶,较11月均值下跌8.77美元/桶,跌幅10.32%。12月布伦特价格均值录得81.05美元/桶,较11月均值下跌10.62美元/桶,跌幅11.58%。
供需实际方面,本月初OPEC+产量政策会议维持了上轮减产决议,主要产油国带头履行新一轮减产,欧佩克月报数据称二手资料显示,11月欧佩克石油产量下降了74.4万桶/日,至2883万桶/日,而主要减产国为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本月上旬土耳其扣押部分经过土耳其海峡的油轮一度引发供应担忧,不过该事件最终得以解决。本月后半段北美极寒天气对石油产能形成了巨大干扰,这一度引发了局部断供担忧,不过临近月底寒潮过境后产能开始恢复。
需求端变化市场主要集中于亚太消费大国的采购变化。中国防疫政策松绑从心理层面给予多头支撑,但大规模的感染导致社会燃料需求呈现锐减局面,并且这一状况或将持续相当长时间,2023年1月份中国原油采购强度或明显转弱,而另一消费大国日本也正在承受大规模疫情肆虐的冲击,日本经济产业省12月28日发布石油统计速报,日本11月原油进口量同比下降8.1%,为16个月来首次低于上年水平,不过据OPEC月报数据显示印度石油制品净进口较上轮统计增加41万桶/日至429万桶/日。中国石油制品净进口较上轮统计增加57万桶/日至1055万桶/日。据彭博社17日报道,拜登政府正在紧急补充国家战略石油储备,首批将购买300万桶原油。据报道,这300万桶原油将于明年2月交付。此前,美国历史性地投放了1.8亿桶战略石油储备以应对俄乌冲突以来油价飙升局面。在油价跌至67~72美元/桶附近时,美国政府选择适时出手回购SPR,这表明回购SPR的价格设定是美国政府权衡页岩油产业与国际石油供应后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区间,而这给予原油多头注入强劲信心。
中宇资讯原油研究组认为,目前石油市场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首先是市场怀疑美联储紧缩政策的持久性,尽管美联储旗帜鲜明的表达了将持续提高利率的政策前景,但市场目前似乎并不相信美联储的紧缩政策能够长期贯彻执行,因美国仍然面临经济衰退疑虑。另外,市场怀疑俄罗斯反制能源制裁的举动能否切实影响石油供应,普京于本月底签署法令将从2月1日起禁止向遵守G7价格上限的国家销售石油,但目前西方国家已经基本切断了直接自俄罗斯采购的渠道,而其他消费大国如中国等并不会加入对俄限价的队伍,而鉴于俄罗斯乌拉尔原油价格目前处于60美元/桶下方,印度方面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口俄油,我们认为俄罗斯能源反制实际上能够起到的效力相对有限,很难在2023年1月份甚至更长时间内对油价形成支撑作用,而需求端需要考虑的是亚洲消费大国正在面临巨大的疫情扩散冲击,尤其中国和日本的感染人数正在剧增,这将导致燃料消费阶段性受损,因此中宇判断2023年1月份国际油价或将震荡向下,美原油或将重新下探70~72美元/桶附近水平。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