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交易方式的创新(二)
发布时间:2022-2-22 14:58阅读:373
1994年有“国债年”之称。我国财政金融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是财政停止向银行透支,而是通过发行国债来解决预算赤字。这时储蓄存款保值贴补率逐渐递增,政府颁布了《关于严禁国债卖空行为的通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使投资者领悟到市场的风险性转而投资国债,从而导致国债市场现货价格大幅上扬,成交量大幅增加。到1994年6月30日,上海债市总成交金额已达1163亿元。
1995年国债交易市场依然火爆,交易额急剧增加。1996年上半年国债交易市场持续繁荣,全年现货交易额为4962.38亿元,比1995年增加了549%。自从1996年8月23日降息后,国债交易价格呈跌盘走势。
1996年,在市场环境觉松的情况下,投资者积极参与,流通市场交投也非常活跃。发行的品种主要以可流通的品种为主,发行结束后大部分可以在交易所进行流通。由于受市场炒作的影响, “696券”出现暴涨,加上“896券”极低的票面利率促使现券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使有关管理部门对1996年实施的国债市场化模式产生了误解。
1997年,国债发行以凭证式国债为主体,可流通的国债品种减少,使国债交易市场产生萎缩。上海市场全年交易国债现券3468.4亿元,比上年减少30.11%,深圳市场为114.35亿元。管理层对国债现货和回购市场采取了一系列规范化措施,使国债市场呈现持续低迷疲弱走势。新上市的“9703券”,第一天上市就以98元低于面值开盘。下半年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国债市场又逐渐升温走强。但是,199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要求所有的商业银行立即停止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及各地证券交易中心进行证券回购和现券交易。从当时的情况看、国债流通市场很大程度上扮演了一个将银行货币资金输送到股票市场的桥梁角色、对本已过火的股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央银行的这—新措施切断了银行货币资金通过国债流通市场进入股市的途径,阻止了股市泡沫经济的恶化,防止了资本市场的风险渗透到货币市场,这是有积极意义的。1997年6月16日,仅有商业银行参加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始运行。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一个由电子网络支撑的场外市场。中回国债流通市场最终要由以场内市场为主转为以场外市场为主,这一发展无疑是前进了—大步,但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如果仅允许金融机构进入,不利于建立统一的国侦流通市场。这种历史情况造成了国债流通市场现人的分割局面,降低了国债的流动性。
从1998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加大了以国债为工具的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建立了一级交易商制度,每周定期进行现券的交易,使公开市场业务成为最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手段。这种间接性操作手段的使用为活跃国债现券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进入2000年,部分商业银行开始代理国债买卖业务,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机构投资者队伍进一步扩大,交易也进一步活跃。
2001年7月2日正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行国债净价交易制度,2002年1月1日交易所国债市场也实行净价交易。净价交易是在现券买卖交易时,以不含应计利息的价格报价并成交的交易方式。其价格形成及变动能够更加准确地体现债券的内在价值、供求关系和市场利率的变动趋势。由于国债的利息一般都享有免税待遇,因此,净价交易也便于国债交易的税务处理,从而有利于激活市场,提高现券市场的流动性。
2002年我国逐步允许部分商业银行进行国债柜台交易业务的试点工作,使中小企业、个人投资者可以进行国债投资买卖,这无疑增强了国债交易的主动性和操作性,对活跃现货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郑重声明: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以上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