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利润调控方式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25 15:28阅读:797
为什么上市公司要对利润进行一定的调控呢?这是因为一部分的企业是为了保住再融资或上市资格,虚增利润,用以达到再融资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的条件。当然也有一些企业管理者是为了达到个人政绩等的目的,不惜蓄意粉饰会计报表。那么公司调控利润的财务处理方式都有哪些呢?笔者归纳一般最常用就包括一下几种:
第一种:转移及推迟确认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包括物质性耗损和无形耗损,行业不同,磨损情况也不一样,因此,企业有较多的理由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式。费用资本化和递延费用也是推迟费用的惯用招数。费用资本化主要是借款费用及研发费用,递延费用则种类繁多,如广告宣传费、上市费用等。
众多会计项目的挂账也是转移及推迟确认费用的作法:
①在建工程长期挂账,可以减少折旧的计提。
②年限较长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本来收回的可能性极小,按规定应计提坏账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挂账则虚增利润。据有关资料估计,如果按规定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全部计提坏账准备的话,全国上市公司亏损总数将上升10%以上。
③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挂账。这种损失是由于当期某种原因造成的,应在当期处理,但若有意不在当期处理,使当期费用减少,便可达到虚增利润之效果。
④该摊的费用不摊。对于企业来说,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实质上是已经发生的一项费用,应在规定期限内摊入有关科目,计入当期损益。但一些企业为了某种目的少摊甚至不摊。
第二种:虚假收入
上市公司自己或利用控股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确认了销售收入,再由集团或另一关联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这种做法避免了在合并报表时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约束,确保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达到了操纵收入的目的。实际上利润的贡献者就是关联单位,这些利润与其说是经营性利润倒不如说是捐赠。它们的存在形式,大多以应收账款的形式挂着。
第三种:提前确认收入或延迟确认收入
提前确认收入的几种情况包括:一是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三是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四是在销售交易未完成的情况下提前开具销售发票。
延后确认收入,也称递延收入,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调控盈利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时有发生。
郑重声明: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以上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
投资小白必看!2025 年券商排名新出炉
2025-02-13 18:24
-
买房算房贷头疼?这个计算器,让你秒懂省钱贷款方案,不怕被坑!
2025-02-13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