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市场狂风,两个交易所成立—聚焦下个十年投资风口
发布时间:2021-9-5 22:43阅读:577
2021年以来,两个交易所相继浮出水面。随着现在个人对财富的理财观念逐渐加深,众多投资者开始学习并进入投资市场。一时之间,股票新韭菜、网红基金经理等热词开始登上各大平台热搜。作为金融行业老油条,两个交易所上市背后的解读必不可少。
展望未来10年的投资风口,摆脱投资人的内卷,让个人财富进行合理的投资并达到增长的初心,将是本文的关键要素。
广期所成立背后的分析
金融市场狂风从期货市场刮起来了。成交量36.58%的增长、成交金额51.18%的增长、资金量36.1%的增长......这些数据无论哪一个单独列出来,在金融市场都无疑是疯狂的!
实际上,今年初,期货市场便已出现开户入市热潮。有受访期货公司人士认为,期货市场的活跃以及期货公司的盈利,得益于投资者避险需求和流动性充裕背景下的投资需求双双激增。
在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且波动加大的市场行情下,越来越多企业和机构投资者选择运用期货及衍生工具对冲风险。9月1日,中期协会长洪磊在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表示:“从微观企业层面上看,期货衍生品市场发挥风险管理功能,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应对采购、销售、库存、仓储物流、融资等经营难题,实现管理价格风险、锁定经营利润、扩大业务规模、增厚企业收益的经营目标。”
从上市公司参与衍生品市场来看,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中共有251家利用汇率、利率、商品、股权等衍生工具避险,占上市公司总数的7.4%。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上市公司避险需求增加,2020年这一数字上升为489家,占比达11.9 %。截至2021年6月底,上市公司参与衍生品市场数量攀升至600多家,占比为15%。
扪心自问,对期货有所了解投资者或者正在学习投资的小白们,有多少了解过今年火爆出圈的雪球产品?被股票市场套牢,网红基金经理道歉,做国外市场资金的忧虑等等,这些都该让各位投资者多思考,多行动了。
当然除了企业的运用,当然还有个人投资者在期货市上的叱诧风云。以场外衍生品业务为例,2020年全年累计新增名义本金8457亿元,与2015年底相比增长了120倍。同时,业务模式不断丰富,风险管理公司从仓单服务、合作套保、基差贸易等业务起步,逐步拓展到期权、远期等场外衍生品以及做市业务。
4000亿资金投向期货衍生品市场,大类资管产品与期货市场高度互动,衍生品交易专业优势逐步显现
与期货市场有关的两组数据引人关注:一是上市公司参与衍生品市场的数量攀升至600多家;二是私募基金、公募基金、证券、期货、资管、保险等大类资管产品在期货市场资金总量近4000亿元,经过30多年的探索发展,我国期货市场正处在新发展阶段,市场整体权益突破万亿。
以前都觉得池子小的期货市场,看到这个规模,各方各面的数据增长,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相关法律的推出。这个池子的爆发不远了,或者说已经在开始走向大众。
立足当下,期货市场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还有三大突破点
一是涉农品种供给的丰富。方星海提出,积极研究上市特色农产品期货。将深化鸡肉、马铃薯、葵花籽、大蒜等新品种研发。郑商所副总经理王晓明也表示,将继续坚持以农业产业链需求为导向,加快推动鸡肉期货上市,深化马铃薯、葵花籽、大蒜等贫困地区特色品种研发,持续扩大期货市场服务农业产业发展覆盖面。
二是现有“保险+期货”模式的稳步扩大、优化。巩固前期在已脱贫地区开展的“保险+期货”试点成果的基础上,需要继续扩大试点规模、增加试点品种,并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将“扶贫”与“扶优”结合,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与银行业、保险业合作,持续通过仓单交易、“保险+期货+银行”等方式,更好解决银行信贷动产质押痛点、保险公司风险转移难点,解决农业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
下个十年不远,立足当下!聚焦投资新风口
近年来,金融市场开放有序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提速,已取得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期货公司落地、对外开放期货、期权品种拓展、首支跨境铁矿石期货ETF在港上市、港交所即将推出明晟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期货等成果。
“最近出台的期货法草案是一个中国期货市场的新亮点,期货法草案的制定,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期货业协会亚太区总裁比尔·赫德看来,尽管此前中国期货市场推出多项对外开放举措,但法律保护仍是国际企业参与中国期货市场的一大顾虑。
可想而知,新的期货法草案的出台备受境外公司关注,随着期货法未来在中国正式通过后推出后,无论是对国内公司还是国外公司,都将是巨大的机遇!随着法律的推出,国内资金量的增加,以及国外市场资金的疯狂涌入,期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会不断增加。而当你做好准备,这个风口你也能把握住!
(篇幅有限,北交所的分析将在后续更新)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