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必过度悲观,消费机会已经出现
发布时间:2021-8-11 13:22阅读:382
(1)对于香港互联网科技股,我们认为最悲观的时刻已经过去,此时没有必要更悲观了。
互联网由于近期面临的舆论压力和负面的政策压力,本月出现了非常大幅度的回撤。但是我们坚信,互联网企业有利于国家治理,有利于社会效率提升,有利于提高制造业效率,和教育培训行业还是有本质的区别。与此同时,互联网教育,比如 K12 教育,政策直接摧毁了很多公司的商业模式,格雷资产并没有参与。
互联网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延展,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效率以及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国家目前在基础设施数字化的很多方面领先于全球,比如电商、移动支付、外卖这些模式领先全球,创造了极大的便利。甚至在疫情中,随身码等的应用有效的帮助了疫情的控制,发挥了较为重要作用。互联网带来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吸纳了大量的就业。随着很多制造业往头部集中,工厂自动化程度提升,对工人的需求下降,服务业更好的发挥了吸纳就业的作用。
在互联网出现大幅下跌的同时,我们发现政策也是给予明确的安抚,说明教育行业的管制,不会扩散到其它领域,从政策面也封杀了互联网企业下跌风险。
(2)对于消费股,由于出现较大幅度的回撤,也已经具备很好的投资价值了。
每年下半年的中秋、国庆双节,以及元旦等节日,都是消费传统的旺季。恰逢上半年消费股集体性出现大幅回撤,我们认为消费股已经重新进入重点观察的视野,不排除调整仓位配比,加仓消费的可能性。
目前市场较为担心的流动性收紧,现金折现率带来消费股估值下降的担忧,我们认为存在一定道理,但不应作为主要衡量标准。一是经过今年全年消费指数较低的影响,接下来几年面临消费复苏周期的概率比较大;二是消费类特别是白酒类股票,经过控量挺价的二季度淡季后,三季度重新进入消费旺季,带来业绩的阶梯型增长的概率也加大。最后,当然对于股票来说,最大的利好莫过于便宜。经历上半年的调整过后,很多股票的股价出现了近40%的回撤,这个回撤本身就带来了很大的投资机会。
综合考虑消费,特别是食品饮料永续现金流的商业模式,以及中国几亿中产以上人群的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消费股是一定会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选择。
(3)最后,我们强调,行业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短期景气度也较高的版块,估值已经动辄几百倍,即使一切都如预期增长(市场预期其实已经非常乐观),未来 3-5 年都无法提供合理的回报。而且一旦市场出现收紧流动性的信号,风险其实非常大。相对而言估值已经充分调整的互联网和消费板块,其实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安全边际。
我们将保持一贯严格的投资标准去寻找卓越公司,并不会随着市场热点的变换去随意切换风格。随着这些企业的盈利增长,我们有信心未来 3-5 年 组合保持年复合 20%的增长,实现 3-4 年翻一倍的目标
国企券商,股票和基金,手续费实惠。
入群联系V : laozhou6472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