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理财的支付宝大撤退
发布时间:2020-12-25 08:52阅读:478
支付宝,微信、京东、百度、陆金所、滴滴,等等所有互联网平台,紧急下架存款业务!
支付宝上现在一家银行的理财、存款产品都没了。。。是的一个都没了!!
京东也是一家银行合作单位都没了。。。
一夜时间!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App上的互联网存款产品都消失了。一个银行都找不到了!!
包括:蚂蚁集团的支付宝、腾讯理财通、百度的度小满金融、携程的金融APP、京东的京东金融、以及滴滴、陆金所....等等等等!!
很多人都在网上说,这是不是反垄断又对蚂蚁“ 开枪 ”了!no!
很明显,此次超级大动作针对的不仅是支付宝,蚂蚁金服;几乎现在所有的互联网巨头APP!所有的互联网存款业务,全都被盯上了。。
也就是说,这一次集体大行动!
所有的互联网巨头现在都被盯上了!!!
二
支付宝、微信!以后再也不能存款了。
此次超级闪电行动,影响有多么巨大?我们一个一个来解读下:
第一个是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突然用的好好的,一下子所有的互联网APP上的存款业务,都紧急下架了。
要解释这个,你就必须要先明白什么叫“ 存款业务 ”?!
1、首先支付宝、微信、百度、京东、滴滴等等平台,是没有“ 银行执照 ”资格的;也就是说无法行驶跟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一样的吸收老百姓储蓄、存款,的业务。
2、但互联网巨头们有银行们最缺的流量、以及用户!然后为了流量变现(赚钱),互联网巨头们又纷纷盯上了银行存款这块“ 大肥肉 ”!
自己没执照、没资格!那怎么赚钱呢?
合伙!找一批小银行!地方银行合伙!
利用互联网巨头的海量用户、流量;为这些平时吸收不到存款的“ 小银行 ”,“ 地方银行 ”吸收大量的存款。。于是,很多大家基本上听都没听过的银行,纷纷“ 上线 ”。
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地方小银行吸不到“ 存款 ”,于是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销售银行存款产品!比如支付宝。
然后产品和服务由银行提供,支付宝平台只提供存款产品的信息展示和购买接口(债权债务关系为存款人与银行)。会展示银行名称、产品期限、起存金额、存款利率、计息规则等信息。
这里面还有一个大背景:
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上销售的互联网存款业务,基本全部为个人定期存款,普遍存款利率比大银行(六大行)高!!并且购买门槛超级超级低,50元就能起步购买!动动手指,你的钱就轻易存进去了。。
一般,3年期年化收益能达到4.125%、5年期4.875%,均已接近或者达到我国银行自律定价机制的上限。
看起来,这是一个三方共赢的超级“ 好事情 ”!!
1、普通市民把钱存进更高利息的银行了,利息收益比以前更多了;
2、小银行本来连年亏损,经营惨淡,现在存款一下这么充足,业绩也连年蒸蒸日上!
3、当然最赚钱的肯定当属各大互联网巨头的app!
一般银行根据平台日均存款余额的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三向平台支付手续费,按月或按季进行结算。
后续不管出任何事情,都有银行承担,又不用互联网巨头平台们担责任!这样赚钱,是真正的属于躺赢!
什么叫快钱!这才叫快钱!!
三
但,如果你冷静下来之后,仔细想一想。是不是哪里不对??
真要是人人都得利的大好事,那国家还会突然紧急叫停吗??国家又不傻!!
虽然,国家没有明说“ 风险出在哪里 ”,也没有明说哪里出问题了,但起码有几个连我这种小市民都能看出来的大问题:
1、这些利用互联网巨头平台流量,吸收老百姓存款的几乎都是小银行,地方银行,很多我们连名字都没听过;
2、为了吸引大家把钱放心的存进他们的银行,这些人开出的利息远远高于中国六大行!几乎已经是我国银行自律定价机制的上限
3、如今的行情,连大银行都没有一家敢百分百保证自己不亏钱;小银行又如何敢开出如此高的“ 利息 ”???
4、万一爆雷了!到时候钱找谁要去??
找支付宝等等互联网平台肯定没用啊,人家一开始就说了只是负责销售存款产品,只负责介绍产品,为银行牵线搭桥!
找银行,最后等于就是找央行。
找央行是没问题!只要低于50万以下的,央行确实会直接返回给我们!毕竟我国央行,作为中国最大的信用中心,早就说过:单个账户的存款保险是50万元!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什么银行,只要你的银行“ 破产了 ”,“ 或者出事了 ”,你都有50万的保底赔偿。
但,这是我们整个国家的信誉!这等于是让全国人民给这些“ 受害者 ”兜底啊!
换句话说:
这些各大互联网平台,为了赚快钱!更为了大量的吸引消费者把存款都存在他们推荐的银行里,各种大写的标粗“ 50万赔偿保底 ”;说白了,其实就是因为央行的这一条!!
真要出事情了,到时候就是央行买单!也就是全国人民给他们买单!
而这些人(互联网巨头)!啥风险也不用担!出事情了也不用操心任何责任!
之前赚的钱!却还是他们自己的!一分不少!!
真是打得一手“ 好算盘 ”。。。
四,感谢国家紧急出手!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蛋疼瞎操心。银行,哪怕是再小的银行,也肯定是有风控系统的,怎么会跟P2P一样随随便便爆雷。。
呵呵,太年轻。。。
君不见,就连规模超过小银行数千倍的宇宙行,拥有如此多的高技术人员,顶尖人才!前两月都出现了爆雷。。。
那些规模更小!专业人士更少!的小银行,地方性银行!风险只会比国有六大行更大!!
大无数倍!!
写在最后:
早期的时候,这些互联网企业,打着创新的旗号,到处“ 闯红灯 ”;国家为了创新,只要你不是干坏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今天不一样了!
今天他们通过拿着国家给开的特权、绿灯,已经成长到了如此巨大的规模、体量;
不但不感谢国家,不老老实实搞科技、搞研发、搞创新反哺国家;反而还变本加厉的到处打广告,变着法子,想着赚“ 快钱 ”!!
要么挖着陷井,利用大数据能力,收集大家的消费习惯;推荐这个给你去提前消费!诱导消费!
要么就利用流量的垄断,假装不清楚“ 国家的红线 ”,拐着弯去误导消费者!拐着弯的接着赚快钱...
今天这个事情,更是气人!要不是被国家紧急叫停,我们可能还都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我们存在网上的钱,都存进了那些没听过名字的“ 小银行 ”,“ 地方银行 ”账户里!!
这真的是,就连我们唯一剩下的几个辛苦钱,他们都不准备放过!!
毫无疑问!原本他们是被国家寄予厚望的“ 新兴企业 ”,如今反倒成为了国家的“ 隐患 ”。。。
这样的科技创新,这样的科技企业;已经严重偏离了国家的初衷!
再不“ 严惩 ”,最终吃亏、买单的会是谁?
只能是整个国家的所有老百姓一起来兜底!!
毫不夸张的说,属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结束了。
从此只有金融持牌机构才能保障客户资产安全的新时代到来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