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落地,拉动千亿投资,燃料电池进入高速成长阶段
发布时间:2020-9-22 18:43阅读:439
业界翘首期盼的燃料电池版的十城千辆政策9月21日终于公布,这标志着燃料电池产业的长效政策保障初步形成,将开始进入高速成长。
在政策保障下,未来产业发展将会有两个阶段,补贴阶段和后补贴阶段,补贴阶段从现在到2024年,依托补贴将产业规模提高到万台以上规模,依托规模降低系统成本到2元/w以下,补贴阶段结束时,年新增规模应该数万台乃至十万台规模,然后开启第二阶段:后补贴阶段。此时不依赖补贴,重卡等商业车辆的全寿命成本低于传统油车,产业进入内生性增长,替代商用车,甚至延伸到乘用车,此时每年规模将上百万量级。此次政策落地,标志着整个产业大周期的开始,对于政策的细节,我们的看法有几点:
1、补贴规模高于预期。
之前的征求意见稿总积分为10200分,合计一个城市10.2亿元,而正式政策为17亿元,即使考虑到正式稿是以城市群为单位,这个补贴规模仍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表示财政部等部委对企业的意见反馈做出了很正面的回应。
按照国家补贴17亿,地方政府1:1,那就是34亿,十个城市340亿,20个城市680亿,考虑带动的社会资本投入,对产业来讲未来四年近千亿的投资完全有可能,对产业是个巨大的推动,足以拉动万台量级的燃料电池车辆运营。
2、鼓励方向侧重于重载(短期对长续航要求不高)。
重载、高功率获得更高的补贴系数,按照目前补贴,110kw以上的车相当于2.8台标准车,而31吨以上又有1.5倍系数,这样同时满足110kw和31吨以上的车,系数为4.2,这样在2020年1.3分的基础上可以获得54万的补贴,而且,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对31吨以上重卡的续航距离放宽到了200km,鼓励厂内、码头等场景的使用。
3、技术门槛和运营要求都提高,有利于龙头企业。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对电堆的指标要求有较大提高,商用车体积能量密度提高到2.5kw/L,低温启动要求提高到-30摄氏度,这对技术实力较弱的小企业不是太友好,避免早期技术水准不高的产品消耗浪费有限的补贴资源。同时,运营要求也提高了,运行里程又调高到3万公里(政策解读里还是说的2万公里,不知道以谁为准),除了运营里程,还增加质保要求,商用车5年或者20万公里质保,要求虽然不高但足以把以拿补贴为目标的企业挡在外面,避免买了车不用的情况。
4、会有抢装吗?有,但应该不会太明显。
今年四季度更多的是之前累计但因政策不明朗而延宕的订单的交付。从政策看,第一年补贴最高,但也就比明年高了不到10%,考虑到成本的快速下降,大家不一定需要抢在第一个年度装车。不过考虑到从这一年多以来因为政策不明朗而没有落地的订单,11月份的数据应该会增长很快,超过1000台应该概率较大。
5、国产化要求值得关注。
此次政策没有特别强调,以丰田为代表的国外成熟企业能否进入市场,能在多大程度上享受鼓励政策尚未可知。但从逻辑上看,此次政策为培育国内产业链,不会将主导权交给境外企业,否则就丧失政策制定的意义,具体操作需要观察。
最后提醒大家,此次政策不是简单的孤立事件,是产业大周期的开始,意味着一个与锂电同等规模的新产业的崛起。继续推荐亿华通、美锦能源、雄韬股份、冰轮环境、腾龙股份。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