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见分晓
发布时间:2020-4-19 15:36阅读:696
自上周开始,全球股市陆续开始进入“技术性牛市”(最低收盘价上涨超过20%),而本周,欧美股市、亚太股市也基本全部进入“技术性牛市”,但A股的走势,在这两周,基本都是缩量震荡为主,多少都令大家感到有些失望。之前分析过了,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外围怎么涨、北向资金怎么流入,咱们国内的机构,就是“观望”二字,最新的数据显示,近期上市的多只股票ETF上市前仓位不足50%,最低的资产配置比例仅有0.12%,该产品于4月1日完成募集宣布成立,首募规模为3.13亿元,将于4月17日在上交所上市,近日披露的上市交易公告书却显示,截至4月10日,该ETF产品对股票资产的配置仅有36.57万元,仅占基金总资产的0.12%,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该ETF产品发行时,基金管理人还反复提及相关标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但在基金成立后的10天内,却迟迟没有买入。这种情况,与2月刚上市ETF多数已经达到80%以上仓位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来,整个3个的大跌行情,不仅严重挫伤了广大散户的积极性,连那些一向标榜“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基金经理们,也是信心大受挫折,早把“别人贪婪时我恐慌、别人恐慌时我贪婪”的“祖训”忘诸脑后了。
继12日央行公布一季度金融数据之后,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与多项关键金融数据大超预期不同,宏观经济数据,基本都在预期之内,GDP同比下降6.8%(其实,同比下降能在2位数以内,都已经算很不错了,至少说明在2月大量行业停摆之后,3月份的恢复,还是非常迅速的)。
当下,“全球经济衰退”已成热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4日发布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衰退程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下滑,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全球经济衰退,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将萎缩5.9%,欧元区经济将萎缩7.5%,日本经济将萎缩5.2%,而中国今年增长即便只有1.2%,也属于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还能正增长的国家。然而该值还是明显低于此前其他一些国际机构的预测——野村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为4.8%,渣打预测为4%,不过IMF预测中国经济在2021年将反弹增长9.2%。
但大家更为关注的,并不是IMF或者其他机构的预测,而是我们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正如统计局今日回应的:为了防控疫情,今年两会推迟,所以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也就是说,尽管之前一直强调今年的全面小康建设任务还是要完成(至少5%的GDP增速),但随着形势出现了更多始料不及的情况,这个目标,是否会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做出调整,开始变得不那么确定了。这正是国内机构和基金经理们始终在保持观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毕竟,现在连两会什么时候将召开,都还没有任何官方渠道消息。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至少近十年以来,我们经历过的每一年,都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也是“中国股市最艰难的一年”(除了09、14年稍好一点),早已见惯了各种“大世面”(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停牌、熔断、十年上浮零等等)、勇于克服(或忍受)任何的困难和折磨的中国股民,对于实体经济对股市的影响,其实早已不care了(本身也是长期脱钩的),倒是不少科班出身的基金经理们,还一方面煞有介事的要把宏观经济运行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另一方面,却极力为各种追涨杀跌、抱团取暖的行为,找出几十上百个模棱两可的理由。
今天就是419,魔咒是否会被打破,下周一见。
(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