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泰:应对疫情冲击,应实行救助政策和经济刺激政策
发布时间:2020-4-13 15:09阅读:306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0日电 题:《滕泰:应对疫情冲击,应实行救助政策和经济刺激政策》
作者 滕泰(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或已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虽然长期全球经济未必会陷入“大萧条”,但短期冲击的严重程度已经是“短萧条”。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经济“短萧条”,“授人以鱼”的救助政策和“授人以渔”的经济刺激政策都很重要。
为对冲疫情的冲击,建议中国救助和刺激的规模应不低于10万亿元。考虑到消费已经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小民营企业和服务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经济救助方向应该以中小微民营企业、出口和传统制造业为主,而经济刺激方向则应以消费、服务业、新经济为重点。
疫情传播的不确定性和全球经济“短萧条”
受疫情影响,企业面临的冲击不仅有人工、供应链等供给冲击,还有服务业和可选消费品等行业的需求萎缩,部分企业还面临着现金流危机、债务危机等风险。
尽管短期冲击力度前所未有,但造成这次经济衰退的本质原因并非不可逆转的供给过剩或不可逆转的需求过剩,甚至全球经济还站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产业化的起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是“大萧条”,而是“短萧条”。
虽然疫情的不确定性或许会延长经济衰退时间,但毕竟疫情冲击暂未伤害经济运行机制,也未恶化经济结构。对企业而言,虽然可能造成短期收入巨减、利润恶化、甚至资金流动性困难和供应链中断,但只要这种影响持续时间不长,大部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会受到伤害。因此,必要的救助和刺激政策出手一定要快,出台足够力度的对冲措施,减少经济衰退,助力经济早日复苏。
各国救助刺激力度大,中国不会独自缺席
面对疫情冲击和金融动荡,各国在经济救助和刺激政策上力度非常大。其中,美联储两次累计降息150个BP至零利率,推出无限量量化宽松政策,购买企业债券和商业票据,以2万亿美元经济救助方案支持中小企业和美国中低收入居民,经济救助规模相当于GDP的11%;英国除了两次降息之外,对企业和员工提供的经济救助规模也占到其2019年GDP比重约为16%;澳大利亚的累计财政救助规模占GDP比重接近10%;德国的经济救助力度最大,累计财政救助规模占GDP比重高达22%;日本救助和刺激规模约为本国GDP的10%;法国救助和刺激计划相当于GDP的14%。
至于中国经济,有的学者认为,最困难的时刻还没有来,因此出台降息这样的刺激政策未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类似于降息这样的政策,在任何国家经济下行中都是逆周期调控的必选和首选操作。在经济衰退初期出台的任何政策工具都不能期待带来立竿见影的宏观效果,但却可以增强信心、减少经济损失,降低企业成本,润物细无声。
3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明确提出,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相信在应对全球短萧条的救助与刺激行动中,中国不会独自缺席,而且仍将在全球经济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救助和刺激规模应不低于10万亿,以拉动消费为主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无论是“授之以渔”的经济刺激政策,还是“授人以鱼”的救助计划,都应该尽快出台。
考虑到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救助和刺激计划未必要围绕特定的增长数字目标,而是以确保经济合理区间和就业稳定为底线。此外,应充分考虑到当前阶段中国的经济增长结构和就业特点。与十多年前主要靠投资拉动不同,本次救助和刺激计划应该放弃以投资和项目为中心的传统做法,把重点转移到救助企业、刺激消费方面。
第一,建议财政政策救助和刺激规模应不低于10万亿元,用创新办法打开收支空间,使用方向以企业救助和刺激消费为重点。
为了对冲疫情的冲击,欧美各国的救助和刺激规模都在本国GDP总额的10%到20%之间,这既体现了各国对疫情影响的重视程度,背后也必然体现了各自对疫情冲击的评估,对中国的一揽子救助和刺激计划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笔者建议,本次救助和刺激总规模以不低于10万亿元为宜,占中国GDP不低于10%,不高于2009年的财政金融15%的扩张力度。
从救助和刺激方向看,十多年前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出口拉动,所以彼时的刺激计划以刺激投资和出口为主;如今消费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占比达60%左右、服务业占比53%,因此这一轮的救助和刺激计划,应该是兼顾消费补贴、中小微企业救助、新产业扶持、智慧城市建设等全方位救助和刺激,而不应该只在新老基本建设投资上发力。
在救助和刺激的分工方面,经济救助政策应以受短期冲击大而长期刺激无效的部门为主,比如出口部门、传统制造业部门,对这些领域救助,帮他们渡过难关,而不能刺激,否则必然形成严重的产能过剩。对于消费、服务业、新经济则可以采用更多的扶持和刺激办法,以培育长期增长动力。
在涉及投资项目选择上,不管是新基建还是老基建,都应该根据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只要有需要就可以实事求是地扩大投资。当然,如果能够选择类似于智慧城市方面投资乘数大、不带来长期结构性问题的领域,效果更好。
第二,货币政策要尽快降息,继续全面降准。
相对于欧美而言,中国货币宽松的空间和降息空间都很大。但是在这次全球降息中,中国货币流动性释放力度相对较小。事实上,面临如此严峻的经济“短萧条”,货币政策应该执行逆周期调控的本位工作,果断大幅降准、降息。
只有相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普遍降息、全面宽松才能真正解决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并有利于降低实际利率,刺激民间投资和消费。
第三,尽快按下“重启”键,放松供给和需求约束。
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新增病例多日“清零”的地区,除了保持防止境外输入的重点工作,以及保留戴口罩这样既社会成本低又无碍经济复苏的防控措施之外,对于那些不必要的出入管控,以及一些要求企业复工所必须报备并出具的承诺书等措施都应该尽快取消。
此次为了防控疫情所形成的很多“供给约束”原本都是权宜之策,疫情受控以后应该及时取消。不仅如此,还应该趁机全面减少各行各业行政计划手段对市场的干预,进一步放松对生产要素、对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约束,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中新经纬APP)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滕泰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