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前瞻丨20号胶期货:品种概况
发布时间:2019-7-8 13:25阅读:986
1天然橡胶的品种概况
下面对各品种天然橡胶的生产工艺与主产国等情况作一个简单介绍。
(1)烟胶片
烟胶片(RSS)是天然橡胶中质量最好的品种,被称为最全能的天然橡胶。由于其价格偏高,通常被用于生产一些质量要求较高的橡胶制品。其生产流程为:胶水→过滤除杂→加水稀释→消泡→加酸凝固→除水→压片→烟熏干燥
烟胶片的主要生产国为泰国、越南和缅甸,其中泰国的产量占比最大。
(2)绉片胶
绉片胶是另一种片状固体天然橡胶,按照不同的生产原料可以分为两类——白色绉片(以胶水为原料)和褐色绉片(以杯胶为原料)。从名称中可以看出,二者在颜色上有显著的差异,但生产工艺相仿,具体如下:
白色绉片:胶水→过滤除杂→稀释→消泡→加NaHSO3漂白防腐→加酸凝固→压绉→热空气干燥→检查分级包装 。
褐色胶片:杯胶→浸泡洗涤→压绉→热空气干燥→检查分级包装
如今绉片胶的产量很小,基本由泰国宏曼丽公司生产,下游主要应用于胶鞋等制品。
(3)浓缩乳胶
浓缩乳胶作为液态天然橡胶,其生产流程相对简单:胶水→加胺离心→浓缩乳胶。根据生产过程中加胺量的多寡可以分为高胺乳胶与低胺乳胶。
浓缩乳胶的主要生产国为泰国、越南和中国,其中泰国的产量占比最大。其下游主要应用于生产手套、安全套与胶鞋等制品
(4)标准胶
标准胶是现今产量和用量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不同标准胶使用的原料不同,全乳胶以胶水作为原料,而20号标准胶则以杯胶为原料。二者的生产工艺也略有差异,具体如下:
全乳胶: 胶水→过滤→稀释→加酸凝固→清洗、脱水→造粒→干燥
20号胶:杯胶→充分氧化(晒晾)→破碎、冲洗、压绉→造粒→干燥
标准胶的主要生产国为泰国(STR)、马来西亚(SMR)、印尼(SIR)、越南(SVR)和中国(SCR),其中全乳胶主要由中国(SCR WF)和越南(SVR 3L)进行生产。
下游需求方面,全乳胶(SCR WF和SVR 3L)主要用于浅色橡胶制品的生产。而20号标准胶则主要用于轮胎制造。
2天然橡胶的开割期与停割期
前文中已提到,天然橡胶上游具有农产品属性,因此与其余农产品一样有“收割期”的季节性概念,具体对应天然橡胶的“开割期”与“停割期”。天然橡胶的主产国集中在东南亚,由于纬度和气候的差异,各主产国的开割期与停割期不尽相同。
3天然橡胶的产业链概况
一般来说,可以将天然橡胶的产业链划分为五个环节:种植、原料贸易、橡胶加工、橡胶贸易与下游工厂。
(1)种植环节
目前全球天然橡胶总种植面积约为1280万公顷, ANRPC主产国(8个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组成的天然橡胶生产国联盟)的种植面积约为1230万公顷,其中泰国和印尼两国的种植面积遥遥领先。近年来,缅甸、老挝与柬埔寨等国的种植面积增长速度较快,为全球天然橡胶产量的边际增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新增种植方面,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的增量高峰期在2010至2012年,随后出现大幅下滑,这与天然橡胶的价格走势一致。一般来说,天然橡胶树生长7-8年后可以进行割胶,这一波新增“产能”的释放将持续至2019-2020年。
(2) 原料贸易环节
在东南亚主产国中,90%的橡胶园归属于私营农场主。这些农场主又将橡胶种植园承包给大量的胶农,胶农上缴其40%至50%的割胶收入。由于割胶胶农的数量十分庞大,每个胶农割胶数量通常较少,且胶农保存和囤积原料的能力有限。
在这种背景下,原料贸易商(也称二盘商)应运而生。这一群体以投机为目的,依靠囤积原料等手段控制原料数量、价格,从而获得盈利。原料贸易商的产生对橡胶产业链带来了不小的影响:1)二盘商在对原料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使橡胶加工厂处于被动地位。这导致现在许多橡胶加工厂开始加大种植园和原料采购站的建设,意图缩短原料采购流程;2)二盘商使橡胶供应链变长,使得原料供应不稳定,这是引发橡胶行情波动的因素之一。
中国国内情况则有所不同。国有的农垦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橡胶生产集团,该集团拥有自己的种植园,通过雇佣胶农割胶直接获得原料,同时非常重视对民营原料的收储,对原料有较强的控制力。
(3) 橡胶加工环节
橡胶加工厂属于在夹缝中生存,上受制于原料二盘商,下受制于买家。在橡胶加工厂加工利润较低的时候,橡胶加工厂经营者为获取利润,不得不轻生产、重贸易、重期货,向投机者身份靠拢。
全球橡胶加工厂大概有近500家,其中印尼最多,有140余家,泰国100余家,马来西亚40家左右、中国40-50余家。我国最大橡胶加工厂是农垦集团,旗下包括海南农垦(现为海南橡胶)、云南农垦与广东农垦,占据了中国天然橡胶生产的半壁江山。此外,还有中化国际以及曼列、高深等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民营工厂。
(4)橡胶贸易环节
由于产销中心均在亚洲,因此纵观橡胶行业,基本为亚洲人所掌控。早期传统的橡胶贸易商集中在东南亚的贸易中心——新加坡,下游国际轮胎企业也大多在新加坡设立采购机构。然而近年来,新加坡贸易商的数量逐渐减少,规模和实力也出现下滑。相比之下,中国的贸易商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橡胶贸易的中坚力量。
另一方面,橡胶贸易的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早先橡胶可观的投机利润吸引大量资金从事橡胶单边贸易,近几年随着胶价下跌,单边贸易商逐步退出了市场,中国橡胶期货独特的期现价差结构吸引大量的贸易商进入市场,期现套利成为橡胶市场上的主流玩法。
(5) 下游工厂
天然橡胶下游应用较多,但主要用于轮胎的制造,占比达到70%以上,因此本文主要对轮胎市场格局进行介绍。
世界轮胎市场上,亚太、北美与欧洲三足鼎立。普利司通(日本),米其林(法国),固特异(美国)是轮胎行业三巨头,2017年这三家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37.6% (14.6%、14.0%、9.0%)。三家企业天然橡胶年用量在300万吨左右,接近全球天胶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由于成本和销售市场的原因,全球轮胎制造业正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在轮胎权威杂志《轮胎世界》评选的2017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中,中国大陆企业有34家,中国台湾5家。但无论在市场占有率还是品牌质量与认可度方面,中国的轮胎企业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