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转移如何影响期货价格?
发布时间:2019-2-27 13:15阅读:432
农产品很多是一年生产一次,然后其余时间是总库存转移的(例如国内糖是11月-4月生产,糖厂库存升高,5-10月是糖厂库存转移到贸易商、终端的去库存阶段,贸易商手里库存又很难去衡量),这种情况下该怎么运用您的“库存+基差+产业利润+信号”判断价格方向呢?
你说的只是库存从产业链的上游向中下游转移的过程,任何一个产业都是这样的,先从生产到销售再到终端采购的过程,库存也随之发生转移。在研究供需平衡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整体库存,但是很多行业数据不透明,所以上游生产者手中的库存以及下游终端使用者那里的库存数据往往很难获取,而在贸易商手中的社会库存往往相对透明一些,所以很多时候都主要以社会库存为参考指标。
例如,工业品的产能和开工率增加,那么产业链上游生厂商那里的库存比如会开始增加;农民种植面积增加并且天气风调雨顺,那么农产品的供应基本上也会开始增加;这里的库存都是上游的库存,上游库存增加之后,市场会预期未来供应压力较大,价格容易下跌,所以期货价格会对此提前发生反应。
但是这个时候,你很难知道实际的供应量是多少,工业品还好一些,从产能变成产量比较快,能够从库存中体现出来;但是农产品可能就相对慢一些,得到最终的产量数据可能非常滞后。所以你看很多人做工业品主要看产能和开工率,就是通过这两点来判断生产商那里的库存变化;做农产品主要看种植面积和天气,也是用于判断生产者那里的库存变化。
但是这些产量数据最终出来的时候,市场往往并不关注,因为行情已经走过了很久,而且盘面也已经对此进行了提前反应。然后下一步就是生产商的库存向贸易商转移,贸易商的库存开始累积,贸易商的库存数据一般都存放在运输便利的港口,所以便于统计,这个数据比较容易获得,如果贸易商库存开始增加,说明下游终端需求不畅,贸易商面临较大的出货压力,存货挤占大量流动资金,可能存在降价销售的可能性。
当贸易商的库存又开始全部转移到了终端用户手里,由于下游库存较高,短期之内基本上没有其他的采购需求,所以这个时候尽管中上游库存比较低,流动资金占用不太严重,贸易商可能挺价,但是下游需求比较弱,所以这个阶段往往是现货成交不好,有价无市,甚至是还会有一些贸易商降价走量,价格也是偏弱。
所以,无论你是用整个产业链某一环节的库存,还是整体库存,效果几乎是一样的,从上游开始,一旦产量增加了,未来供应压力必然很大,价格就容易承压下跌,所以交易者往往关注的是上游的产能、开工率、种植面积、天气等指标来提前预判生产者未来的库存高低;当库存开始发生转移的时候,主要看贸易商手中的库存,因为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贸易商手中的库存可以作为之前对生产商手中库存的一个验证,之前通过产能、开工率、种植面积、天气等来预判产量会增加,未来库存转移,社会库存会累积,而贸易商手中的社会库存便于统计,这个时候还可以根据统计结果来对之前的预判进行验证,同时还能根据社会库存的情况来预判下游的需求情况。所以社会库存还是比较重要的,在整个产业链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整个产业链,哪个环节库存高,都会对价格产生压力,生产者手中的库存高,就会出现降低现货出厂价,现货价格容易跌;贸易商手中的库存高,为了回笼资金,就容易降低销售价格,现货价格也容易跌;下游终端企业那里的库存高,短期就不会再用新的采购需求,需求变弱,现货价格也容易下跌。
相反,当终端企业那里的库存比较低,未来就会补库,贸易商基于补库预期一般会提高销售价格,价格就容易坚挺;如果贸易商那里库存较低,这个得看当时的现货价格和利润情况,如果现货价格较低,那么贸易商也会有补库需求,同样生产商也会提高出厂价,如果现货价格和利润较高,贸易商担心下游出货不畅,可能就不敢主动屯库存了;如果是生产商那里的库存较低,它也没有库存压力,也相对容易挺价。
库存在产业链中不同参与者那里积累或者减少,反映了当前产业链中的主要矛盾在哪里。库存在终端企业或者贸易商那里积累,说明这个产业目前的需求比较弱;生产商那里库存积累,而贸易商那里库存较低,说明这个产业目前利润水平可能比较高,贸易商担心现货价格过高,下游接受不了,所以不敢囤货,而生产商则在高利润的驱使性,不断增加供应。
其实,你用任何环节的库存作为参考都是可以的,关键是连续,和过去几年进行同期对比,过去用社会库存,就一直用社会库存,过去用总的库存,就一直用总的库存,只要你参考的数据是连续和一致的,就有一定的意义。但如果用某一环节的库存的话,有一个前提是,最好对整个产业的供需平衡有所了解,在了解整体供需平衡的情况下,再去利用库存这个指标效果更好一些。供需宽松+某一环节高库存的判断作用要大于单纯某一环节高库存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高库存,产业链越往上游的库存越高,价格就越容易下跌,因为这个时候在整个产业链的博弈当中,下游占据主动,下游预期上游未来会降价,所以现采现用,延缓采购,等着上游降价。同样,产业链越网上有的库存越低,价格就越容易坚挺,因为上游和中游都是卖货的,当自己手中的资金没有被存货挤压,就没有资金压力,挺价意愿和能力就强一些。但是最怕下游突然停产,在下游停产的情况下,挺价往往容易失败,上游被迫降价。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