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玉米涨价或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发布时间:2018-7-17 09:19阅读:489
玉米市场迎来久违回暖行情
7月份国内玉米市场似与炎热天气相呼应,在临储玉米拍卖成交价格提升、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运费上涨等因素带动下,其价格迎来久违的回暖行情。从东北产区来看,目前东北产区玉米价格平稳偏强运行,深加工企业参与拍卖较多,收购量不大,同时运输费用上行成为市场行情重要支撑因素。据了解,当前黑龙江省巴彦地区运至鲅鱼圈汽运费用已经上涨至150元/吨、吉林扶余地区运至德州平原汽运费用已经上涨至220元/吨,东北产区运往港口以及华北地区运费上行明显,贸易商利润空间急剧缩减。此外,目前东北及内蒙大部分地区玉米生长进入拔节期、开花吐丝阶段,目前东北气温墒情适宜作物生长,本周产地有明显降雨过程,整体有利于玉米生长。从华北产区来看,7月份以来由于华北地区交通监管严格,玉米到货车辆依旧偏少,据了解,目前山东地区多家深加工企业厂门无送货车辆排队,到货略多一些企业厂门排队车辆也未超过50台。由于暂时“缺粮”,多数企业继续上调玉米收购价格,截止目前,山东省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上调,其中诸城兴贸、诸城源发玉米收购价格调整为1880元/吨,比上周末上调20元/吨,收购标准不变,此外华北大部夏玉米处于三至七叶期,关注近期降雨对新作的影响。
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温和回升”
7月份以来,我国临储玉米拍卖在中美贸易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率先出现回暖,其中7月12日拍卖中内蒙古玉米拍卖网络一度中断都未能影响其成交率温和回升趋势,同时区域拍卖溢价空间进一步增加,具体从溢价情况来看,内蒙古临储玉米最高成交价普遍超过100元/吨,吉林2014年一等、二等玉米最高成交溢价也超过100元/吨,较一周前略高30-50元/吨。不过今年临储玉米出库节奏较慢,市场普遍认为目前出库率在5成左右,按照截止目前累计成交5000万吨计算,已出库大约在2500万吨左右,这也是我国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持续低迷的、东北部分深加工企业暂停收购的原因之一,但6月30日黑龙江粮食局出 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工作的通知》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陈粮市场流通水平,前期黑龙江临储玉米出库“老大难”问题将会缓解。
![南北港口玉米库存相继下滑](http://i7.hexun.com/2018-07-16/193475397.jpg)
7月份以来由于玉米集港汽运成本提高以及南下船运费走强,玉米集港量有所下降,以锦州为例,本周一度出现日集港量低于1万吨的情况,截至目前,北方四港周度集港量31.5 万吨,与上周基本持平;周度下海量 39.7 万吨,比前一周增加 10.4 万吨, 集港量小于下海量,玉米库存降至 376 万吨,比前一周下降 8 万吨,其中北良港6 4.4 万吨,大窑湾港 13.6 万吨,锦州港 132 万吨,鲅鱼圈港 166 万吨。而南方港口广东玉米库存连续下降一个月,据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广东港口玉米(含外贸)库存已经由一个月前巅峰的109万吨下降至目前87万吨,其中内贸玉米61万吨,进口玉米26.1万吨,不过由于目前港口高粱和大麦合计数量超过40万吨,因此实际谷物库存依旧将近130万吨,有待进一步消化。
展望后市,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上涨或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更多“好戏”还在后头。一方面临储玉米拍卖成交已温和回升,且优质玉米更受青睐,另一方面虽然临储玉米出库速度加快,但更多供给压力或集中于7月下旬,在此之前玉米市场强势行情依旧。此外,近期四川、广西玉米零星上市,7月下旬8月初湖北新玉米也将上市,但考虑到上述玉米在品质上不具优势,我国优质玉米主产区新粮上市传统时间还是要等到10月份以后,因此夏季市场在粮价筑底之后可能迎来优质玉米与普通玉米价差的回归,何况在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进口谷物受阻也将间接提振玉米市场,且近期养殖业在进口美国肉品“断档”的情况下似乎有着上升势头。(农产品(000061,股吧)期货网 特约撰稿人梅雨![](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