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风险管理公司现货市场“栽跟头”
发布时间:2015-2-6 13:15阅读:831
期货开户请联系电话:13592630484,QQ:490367173
风控机制不够完善,从业人员不够专业
要想在暗流涌动的现货市场平稳游弋,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还需要多做功课,练好“水性”。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在去年新麦上市季节,一家注册于上海的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与一家粮食收储企业合作,进行了大量的小麦期现结合操作。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家风险管理公司在利用强麦期货做套保的同时,现货端收购的却是普通小麦,后来在普通小麦下跌的情况下,公司蒙受了数百万元损失。
据了解,出现这样的窘况,竟是由于上述风险管理公司派去监管小麦收购的工作人员不了解小麦品种、品质等基本知识,盲目听从合作伙伴的安排。
“去年新麦上市以来,国内普通小麦和优质小麦价格分化十分严重,其中优质小麦收购价格从2600元/吨涨到了3100元/吨。”河南地区小麦贸易商姬洪涛对记者说,如果上述风险管理公司当时收购的是优质小麦,那么在优质小麦价格上涨后,必然会取得良好收益。
现货市场“门道”多多,风险管理公司如果不够内行,专业人员不到位就贸然入市,难免上当受骗。
除了上述案例外,记者了解到,另有一些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也出现了经营风险,个别公司在非标品质押、期货仓单质押以及套保等业务上损失较大。
综合记者已掌握的案例分析,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业务合作方提供的非标质押商品以次充好,使风险管理公司面临保值不充分的风险。
二是合作伙伴做假欺骗,提供的现货购销合同、质押品等根本不存在,风险管理公司又没有详细核实。
三是业务合作方提供假担保、假手续,使风险管理公司上当。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