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公募基金的封闭期,简单来说是指公募基金在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不接受基金份额的申购及赎回,封闭期结束之后才会接受投资者的申赎。之所以设立封闭期,一方面是基金在成立后要完成一些后台的登记工作,另一方面是基金成立后需要来完成初步的建仓工作。
一般情况下,公募基金的募集期不超过三个月。但是近些年会出现一些封闭期时间更长的产品,比如说封闭期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等等。同样是公募基金,不到三个月的封闭期与更长时间的封闭期,那种更加优秀呢?
给大家分享三个数据(真实的数据,避免广告,以某代替)。
1、某个基金经理,管理过5只基金,任职期间内平均年化收益率22%。
2、其中一只18个月封闭期的产品(今年9月开放,目前仍在封闭期内)年化收益率44%。
3、这5只基金的持有者平均持有期限是93天,平均收益率2%。
这三个数据很有意思。
首先看第一个和第二个数据。同一个基金经理,策略也基本相同。任职期间平均年化收益率22%,说明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非常好,而18个月封闭期的产品,在封闭期内年化收益率44%,是这5只产品平均收益率的2倍,这是为什么呢?
前面说到封闭期内,基金不申赎,说明基金的资产稳定,而基金经理要在封闭期进行初步建仓工作,而基金资产的稳定有利于基金经理稳定投资。设想下,如果在开放期,不断有投资者进行申购赎回,在上涨的时候,投资者不断申购,基金规模被动上升,导致开放期基金净值涨不过封闭期的基金;反之在下跌市场中,由于投资者不断赎回,基金的规模被动下降,导致开放期基金净值跌幅超高封闭期基金净值的跌幅。
第三个数据大家会觉得难以想象,但是确实如此。平均收益率22%的5只基金,持有者的平均收益率才2%不到3%。说到这里是不是有人已经把自己代入其中了呢?我了解到的很多投资者确实不赚钱或赚很少钱。因为很多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并不好(不然自己做股票就好了,何必买基金呢),无法控制去追涨杀跌,把基金当成股票去做。
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事情,那就是我们只要做出判断,就有50%的概率是错的。因此实际情况往往是,投资者平均持有93天之后,如果净值涨了一部分大家自己止盈出去了;净值弱势跌了一点投资者会觉得趁着亏损少赶紧止损。往往大家想要低买高卖赚取波动,实际操作却成了低卖高买(下图可以明显看出,我们的投资者低位赎回高位申购,完美地反向操作)。这就造成了这样一个普遍现象:买基金不赚钱。所以某基金经理发行的这18个月封闭期的产品,起码投资者在封闭期内这段时间的高收益就能收入囊中。
综上所述,长封闭期的基金,于投资者而言,损失流动性,流动性意味着操作的便利性,而操作一旦发生就有错误的可能性;于基金而言,封闭期避免了投资者的操作,封闭期的稳定有利于基金经理的运作。简而言之,就是用流动性换取稳定性,用基金经理的运作替代投资者的操作,避免投资者择时导致的错误操作,更利于享受基金长期的净值增长。
发布于2022-8-30 18:25 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