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股市出现了震荡,那我该怎么调整我的仓位呢?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仓位 股市

如果股市出现了震荡,那我该怎么调整我的仓位呢?

叩富同城理财师 浏览:2269 人 分享分享

3个有赞顾问回答
首发顾问 资深-何经理
咨询TA
你好,在股市中震荡市可分:上升途中震荡行情、下跌途中震荡行情,不同的行情不同的操作。
上升途中震荡行情的操作方法:
在这个阶段震荡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投资人的谨慎惶恐心理,稍有收益便获利了结,或者是一旦解套就马上卖出。二是庄家为了节省在拉升过程中资金的使用量,用震荡的手法迫使一些持股不坚决的投资者卖出股票。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经常可以发现,一些股票在一个有规则的上升通道中运行。一旦发现这一点,就可以画出此股的上升通道。当股价运行至上升通道的上档压力位时,就把股票卖出,当股价运行到下档支撑位就买入股票。同时在上升途中震荡行情如出现两根软弱的阴线或是出现强有力的阳线,应是投资者建仓的大好时机。
下跌途中震荡行情的操作方法:
下跌途中的震荡行情也就是常说的反弹或下跌途中的整理。在此阶段,投资者应逢高出货,并且避免满仓操作。当发现逆势的牛股时,仓位也不宜过重,以防万一,因为逆势炒股失误率往往较高。另外,由于大盘与个股的运行周期经常有不同步的情况,但是,大盘指数在震荡行情中的下跌阶段,即使是逆势上扬的牛股,往往也会借机进行洗盘调整。投资者一定要利用好这一规律,选好牛股,抓住市场热点,逢低介入。大盘一经企稳,这些个股必将跑赢大市。

发布于2018-11-14 14:31 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1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咨询TA
三、不同行情中的具体应用

1、牛市仓位管理一般大盘和大部分个股时隔多年再度有效站上半年线、年线,加之宏观面和政策面具备牛市基础,牛市行情便逐渐演绎,全面上涨、赚钱效应不断是主要市场特征。顺势而为,持仓不动是最好的操作。

a、短线投资者:可满仓运作,有一定的技术分析水平和短线技巧可多做市场当时的热点龙头,但建仓后尽可能捏趋势或小波段,不宜超短线。

b、中线投资者:8成左右仓位,牛市初期建立五成左右仓位,在上涨趋势的回档中不断浮盈加仓,精选兼具行业和概念看点的公司中期趋势持有为主,市场发出较明显的牛市途中阶段性调整信号时可适当降低仓位。

c、长线投资者:8成以上仓位,熊市末期牛市初期便建立大部分仓位。精选3只左右个股持有为主,等待大盘和部分指标股发出大趋势扭转或者市场严重高估信号的时候,仓位逐渐分批退出,如牛转熊信号得到验证,仓位退至零。

2、震荡市仓位管理区间震荡的市场是相对难操作的,大盘和个股大都来回坐电梯,能够脱颖而出不断走高的个股实属凤毛麟角。

a、短线投资者:建议6成以内仓位,对比较活跃的概念个股可多反复操作,但如果大盘一旦打破盘整格局向下突破需选择退场。

b、中线投资者:3—5成仓位,选择行业和公司都颇有看点的个股,这类个股在震荡行情中的表现往往会让人刮目相看。

c、长线投资者:下跌途中的震荡市,观望为主,市场大方向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并不是理想的建仓机会。如当时市场处于历史低位的估值区域,可开始精选严重低估值标的尝试布局。

3、熊市仓位管理熊市特征背景下,市场系统性风险释放明显,大部分个股以持续不断的下跌基调为主。顺势而为,现金为王是最好的应对策略。

a、短线投资者:大多数时候空仓,预判大盘严重超跌再超跌,产生修复性的技术反弹时可在设置严格止损的背景下短线重仓出击,一般5天以内不管盈亏都选择卖出。操作的关键在于对市场走势的节奏把握较好,具有一定的择时和选股能力,减少交易频率,提高交易胜率。在熊市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实现盈利。

b、中线投资者:防御至上,耐心等待,空仓可取。

c、长线投资者:等待为主,提升内功,研究个股,熊市中后段可开始对长期看好的个股采取逐步建仓策略,可考虑3成以内仓位,大跌大买,一旦大盘和个股大趋势发出扭转信号继续加大配置。

发布于2018-11-14 14:34 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1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咨询TA
把握节奏,逢低介入由于大盘处于反复筑底过程中,所以股指极不稳定,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出现恐慌性的抛盘。然而,市场维稳呼声渐高,大盘走强不是梦想,因此当前过分看空已不足取,逢低介入应是不错的选择。

发布于2018-11-14 14:39 上海

1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顾问提问, 3-5分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免责声明:本站问答内容均由入驻叩富同城理财的作者撰写,仅供网友交流学习,并不构成买卖建议。本站核实主体信息并允许作者发表之言论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内容,亦不代表本站对该信息内容予以核实,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
金牌顾问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8.8万+ 浏览量 14万+

  • 咨询

    好评 1.2万+ 浏览量 1026万+

  • 咨询

    好评 100 浏览量 8.8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