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两融“绕标套现”成为市场需求、券业创新和监管博弈的对象,今年市场刚刚创新的担保证券融资业务2.0版,再次被监管层卡死。不过,市场仍在创新其他绕标渠道,比如在信用账户买入ETF,后再普通账户卖出,通过这种模式仍然可以实现绕标。
多家券商经纪业务负责人表示,市场、证券业和监管多重博弈的背后,是股权质押市场的分流、证券业收入结构转型动力和监管从严的思路之间的博弈,未来恐将继续。
绕标2.0再被监管卡死
细心的投资者可能会发现,H股ETF和黄金ETF突然被暂停融资买入,原因竟是监管部们已经注意到,这两种可以T+0交易的ETF已成为两融“绕标套现”的神器。
早年间,证券业两融绕标1.0版本的通常做法是经过四步,最多可提取原账户总资产33%的现金。假设账户资产100万元(满仓股票),信用总额度100万元(不计交易手续费、利息等费用及买卖价差和折算率),套现步骤为:
第一步:融券卖出价值33万元的标的证券,融券负债33万元;
第二步:融资买入相同数量的同一标的证券,融资负债33万元;
第三步:将融资买入的标的证券以现券还券的方式偿还融券负债,账户显示总负债33万元,融券卖出资金33万元解冻;
第四步:此时担保比例(总资产/总负债)为400%,客户可转出资金恰为33万元。
据业内人士介绍,上述做法前几年已被监管层叫停,导致上市公司大股东涌向股权质押市场。
不过,今年以来,全市场股权质押比例越来越高,银行和券商开始谨慎为这些大股东开展质押融资,而这些大股东减持之路也被监管层规范。在融资需求火热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大股东开始频繁接触券商,希望能通过担保证券融资业务变种后的2.0版,来解决这类融资。
发布于2018-10-31 11:48 长沙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