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制、核准制、注册制的利弊,以及三种制度的区别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核准制

审批制、核准制、注册制的利弊,以及三种制度的区别

叩富同城理财师 浏览:1909 人 分享分享

2个有赞顾问回答
首发顾问 资深赖经理
咨询TA

三个制度是我们国家每个阶段对于上市公司的审核标准
1:审批制:主要区别是经实质审查,、正式批准后方可发行,审批制是完全计划发行的模式 。1999年7月1日前,我国股票发行实行审批制。其核心是两级审批、额度控制和行政干预的发行定价。如93年、94年、96年和97年四年的发行额度分别是50亿元、55亿元、150亿元和300亿元人民币。
2:核准制:是指发行人在发行股票时,不需要各级政府批准,只要符合《证券法》和《公司法》的要求即可向证监会发审委提交上市申请。证监会及其发审委根据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上市申请材料,在上市指标范围内进行审核,从中选出符合上市条件的优秀企业上市。从1999年7月1起,日我国实施股票发行核准制。
3:注册制(Registration):是指发行人在准备发行证券时,必须将依法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主管机关呈报并申请注册,只要满足规定的上市条件,无须证监会发审委核准就可上市。注册制是目前成熟资本市场普遍采用的发行制度。
这三阶段证券发行制度都是适应每个阶段的政策
以上是对证券发行制度,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的区别

发布于2023-2-27 16:43 深圳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3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审批制:审批制是上市公司股票申请上市须经过审批的证券发行管理制度。是完全计划发行的模式,实行“额度控制”。拟发行公司在申请公开发行股票时,要经过地方政府或中央企业主管部门,向所属证券管理部门提出发行股票申请,经证券管理部门受理,审核同意转报证券监管机构核准发行额度后,可提出上市申请,经审核、复审,由证监会出具批准发行的有关文件,方可发行。从1990年至2000年,中国股票发行采取此种行政制度。

核准制:核准制是上市公司股票申请上市须经过核准的证券发行管理制度;发行人在申请发行股票时,不仅要充分公开企业的真实情况,而且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监管机构规定的必要条件,证券监管机构有权否决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股票发行申请:证券监管机构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审查,还对发行人的营业性质、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发展前景、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等条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并据此作出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的价值判断和是否核准申请的决定。核准制要求主承销商对发行人进行一年的辅导后,再向证监会申请发行股票。根据核准制的相关规定,企业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上市。

注册制:证券发行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机构审查,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制度。即所谓的公开管理原则,实质上是一种发行公司的财务公开制度,注册制还主张事后控制。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判断。

说得简单一点是,核准制在审核程序、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都必须全面了解并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达到的条件,才能核准上市,而注册制只要企业披露所要求的全部信息,就可以上市,一切交给市场化来决定,如果你业绩好,经营状况好,那么股价就会上涨,如果你的经营差,财务出现问题,那么有可能会面临退市或者直接边缘化。注册制以后,市场上公司退市将成为常态化,所以对投资者的专业度要求会越来越高。

我司前十大券商,找我办理开户佣金可以享受成本价,本人十年从业经验在开户问题和个股方面都能给予专业解答。欢迎点击我的头像,添加微信具体沟通。

发布于2023-2-26 22:38 成都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2 更多 分享 2条追问
收藏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顾问提问, 3-5分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免责声明:本站问答内容均由入驻叩富同城理财的作者撰写,仅供网友交流学习,并不构成买卖建议。本站核实主体信息并允许作者发表之言论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内容,亦不代表本站对该信息内容予以核实,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1.2万+ 浏览量 1006万+

  • 咨询

    好评 8.6万+ 浏览量 13万+

  • 咨询

    好评 100 浏览量 8.1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