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的本质含义及使用有哪些技巧?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线的本质

k线的本质含义及使用有哪些技巧?

叩富同城理财师 浏览:1403 人 分享分享

11个顾问回答
首发顾问 韦经理
咨询TA
一、吸货形态  强势吸货形态特征:在大盘处于强势时,吸货的经典形态是上涨有量下跌无量的窄幅盘升组合,此时的OBV指标盘升,尾市有打压股价现象,运动节奏逆市。  弱势吸货形态特征:逆市放量上涨或者箱体震荡间歇放量上涨。  二、出货形态  强势出货形态特征:顺市放量滞涨或者箱体震荡间歇拉锯放量。弱势出货形态特征:放量下跌。  三、套利形态  连续强势放量后,走出缓慢的下降通道,震荡节奏与MACD有关。这种情况的个股死亡期较长。  四、反击形态  螺旋桨图形或者窄幅横盘图形,先单边恐慌性下跌,后报复性上涨,出现这种情况的个股容易成为阶段涨幅较大的个股。  五、回补形态  高位被套的个股在局部低位进行抗跌性的横盘走势,这种形态在大势不配合的情况下,很难在趋势上挡压力位之上停留时间太久。  六、反叛形态  先出现一个大K线,随后又紧跟一个反向的大K线,但没有形成单边方炮的组合,后一个K线的方向力度会比较大。  七、消息形态  个股在进行正常的技术走势后,遇见应该影响股价消息的走势,应该进行反映。遇见利好的该积极反映,否则更坏;遇见利空应该消极反映,否则应该加大研究力度(特别是非实质性利空)。  八、陷阱形态  大盘或者个股已经单边运行了较大幅度,然后继续同方向加速,这种加速形态往往是陷阱走势。  九、逆市形态  在大盘弱市时无量的逆市是有效的,有量的逆市是无效的;在大盘强势中无量的逆市是无效的,有量的逆市是有效的。  十、两极形态  大盘在长时间或者快速单边走势后,出现放量的或者极端反向走势,同时配合经典的技术佐证,如跳空星型大K线周KDJ线的K值到达15以下或者85以上等,是见底或者见顶的典型信号。71种K线形态详细说明  1芝麻开花:  二次高开阳线:股价跳空而上,形成阳线,第二天再次跳高开盘,且高走高收,此图形为多方占优走势,一般预示着空头的溃败,股价可能会快速上行,连拉阳线。投资者应认真观察第二天高开后的走势,如股价在成交量配合下顺势高走,可顺势介入操作。要同时认真观察个股基本面和消息面,以提防某些主力和机构借此形态骗线出货。  2背水一战:  跳空攀援线:股价跳空高开突破后,连拉两根顺次向上的阳线(攀援线),多头尽快将防线向前推进到离第一天跳空缺口较远的地方,这是多方占优的走势,一般表明空头基本放弃抵抗,股价将继续上行。K线组合中跳空缺口往往预示着多头背水一战的决心。本K线组合在第二天的走势比较关键,如能在成交量配合下平开(或略微低开)高走,一般可及早介入,持股待涨。要同时认真观察个股基本面和消息面,以提防某些主力和机构借此形态骗线出货。  3趁热打铁:  渐大三连阳:股价上升途中,多头接连向空头发起进攻,且攻势一天比一天猛烈。反映在K线图上,股价连收阳线,而阳线实体也越来越大,这常常是股价将加速上行的先兆。由于本K线组合中连续阳线的实体是由小变大,一般表明多头攻势日见顺利,将趁热打铁,向空方发起总攻。运用本K线组合时应注意,如K线组合中阳线实体比较大,特别是第三、四天的阳线已是中大阳线的话,就说明多头力量十分强大,即使遭致空头反扑,也不过是极短时间的调整,反而成为短线追买的良机。要同时认真观察个股基本面和消息面,以提防某些主力和机构借此形态骗线出货。  4直上青云:  上升中跳高十字星:随着股价上升,在中大阳线后常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类十字星。这些类十字星只是上涨途中的暂时整理而已,次日若股价上扬且伴随成交量的有效放大,一般为介入信号,通常将再出现一波快速上攻行情。本K线组合中类十字星数量多少不定,少则一颗,多则三、四颗,无论星线多少,只要再次放量上攻,即会加速上扬,故投资者一般应在放量时及时介入,坐享顺水推舟之乐。具体操作中,要同时认真观察个股基本面和消息面,以提防某些主力和机构借此形态骗线出货。  5弹剑长啸:  上升中途跳高剑形线:随着市场气氛回暖,看好后市的人迅速增多,导致股价以较大缺口向上跳空开盘,其后虽受短线获利盘打压向下回落,尾市仍被拉高至开盘价附近收市,从而收出一根跳空的剑形线。此图通常表明空头反抗力量十分薄弱,如第二天仍以高上跳空的形式开盘,股价一般会加速上扬。K线组合中剑形线的长下影说明空头也曾拼死抵抗,却根本无法阻止股价上行,这种情况常常导致一些较敏感的空头反手做多,股价上行速度将会加快,因此投资者一般应在当天收市前及时跟进,至迟应在第二天跳高开盘时趁早杀入,否则可能错失一波快速上扬行情。具体操作中,要同时认真观察个股基本面和消息面,以提防某些主力和机构借此形态骗线出货。  6九天射日:  上升中途跳高弓形线:股价上升途中,多方奋力向上,但遭空头狙击,不得不回撤至较低价位,从而在K线图上走出一根长上影K线(即弓形线)。由于K线组合中空头力量在制造“长弓”过程中已消耗殆尽,因而弓形线形成时即介入良机,即使第二天不能形成将这一弓形线包容在内的大阳,股价上行趋势一般不会改变。如第二天多头尽全力向上攻击,将前一日长上影全部抹去,则股价将加速上行,连收阳线。如第二天多头不能攻上弓形线最高点,而是收出一根包孕在此弓形线长上影之内的中小阳线,就说明多头上攻遇到较大阻力,虽不能就此妄言股价见顶,但其后上攻速度将放慢。具体操作中,应认真观察个股基本面和消息面,以提防某些主力和机构借此形态骗线出货。  7天高云淡:  上升中途小压迫线:多方连续发力向上,在收出阳线的次日股价大幅高开,至尾市时收盘价落至开盘价以下,但仍高于前一日收盘价,形成高档小压迫线。此种图形通常表示空头的压制力量有限,多方将乘虚而入,将股价推上新高。高档的小压迫线本身常常意味空头力量薄弱,故在形成压迫线当天一般是入货良机,或者在第二天开市时可以介入。如果压迫线与前一天的阳线之间留有跳空缺口(即该压迫线没有下影线),考虑及早介入。具体操作中,要同时认真观察个股基本面和消息面,以提防某些主力和机构借此形态骗线出货。

发布于2017-8-3 12:31 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9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咨询TA
你好,K线形态,没有可分析的。就是大盘大幅度下跌,导致的价格单边下跌。看K线走势已经没有意义。量比来看,价格反转,但是多头能量没有放量。还是受大盘影响带动的。附图指标MACD勾头向上,蓝色柱子缩减。但是没有红柱显示出来,多头能量不足

发布于2019-2-20 13:44 成都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咨询TA
吸货形态  强势吸货形态特征:在大盘处于强势时,吸货的经典形态是上涨有量下跌无量的窄幅盘升组合,此时的OBV指标盘升,尾市有打压股价现象,

发布于2017-8-3 13:27 拉萨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首发回答
您好,K线有很多组合,需要您去学习,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发布于2017-8-3 11:54 南宁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你好,这是最初级的,建议您先学习基础再炒股,不然容易赔钱,祝您投资愉悦

发布于2017-8-3 13:39 杭州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你好,K线的用途都可以写出几本书来了,详情点击头像了解

发布于2017-8-3 13:43 武汉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您好,、吸货形态强势吸货形态特征:在大盘处于强势时,吸货的经典形态是上涨有量下跌无量的窄幅盘升组合,此时的OBV指标盘升,尾市有打压股价现象,运动节奏逆市。弱势吸货形态特征:逆市放量上涨或者箱体震荡间歇放量上涨K线就是股票价格变化的趋势线,通过判断价格处于哪个阶段来判断后期的走势是出于上涨还是下跌,技巧比较多,需要是看5日,10日,20日均线的走向

发布于2017-8-3 15:27 深圳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您好,K线就是您炒股时的基本判断指标,但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

发布于2017-8-3 16:14 长沙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你好这个你要结合市场上的供求来看的市场经济才是最直接体现的

发布于2017-8-17 13:32 上海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你好,K线就是股票价格变化的趋势线,通过判断价格处于哪个阶段来判断后期的走势是出于上涨还是下跌,技巧比较多,需要是看5日,10日,20日均线的走向

发布于2018-4-13 12:23 杭州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K线是指股票走势中的K线图,源于日本德川幕府时代(1603~1867年),被当时日本米市的商人用来记录米市的行情与价格波动,后因其细腻独到的标画方式而被先引入期货,很多人都以为K线是先从股市开始的。通过K线图,我们能够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股票市场状况和表现完全记录下来,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档后,在图上即形成一种特殊区域或形态,不同的形态显示出不同意义。插入线、抱线和利好刺激线这三种K线组合是最常见的经典见底形态。K线含义很多,如果有需要,可以戳我头像,进行相关了解。

发布于2019-1-16 14:05 成都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顾问提问, 3-5分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免责声明:本站问答内容均由入驻叩富同城理财的作者撰写,仅供网友交流学习,并不构成买卖建议。本站核实主体信息并允许作者发表之言论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内容,亦不代表本站对该信息内容予以核实,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
金牌顾问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100 浏览量 8.4万+

  • 咨询

    好评 8.8万+ 浏览量 14万+

  • 咨询

    好评 1.2万+ 浏览量 1013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