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
发布时间:2017-10-27 10:20阅读:398
今年清明节前夕,河北容城县的90后刘新希,坐在从北京开往容城的班车上。三个多小时辗转颠簸,她昏昏欲睡。突然,微信上许多朋友发来消息:你老家设立雄安新区了,以后就是新区人了!不久之后,经由容城白洋淀站的高铁,从过去的两三趟增加到七八趟。在外打拼了三年,小刘第一次感到,家乡和北京的距离原来这么近。报告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小刘再一次感到,家乡离未来原来也如此近。
河北省一位干部说:过去到京津“讨”项目,人家常常没时间见面。新区设立以来,天津市、北京市的多个考察团主动来到雄安考察、对接,表示“雄安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持什么”。而多家央企陆续到新区布点,制订相应发展方案,则让人充分感受到来自各方面源源不断的支持。
既然被称为新区,那肯定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从近半年的观察来看,雄安之新,首先在“新”人。从雄县人到雄安人,改变的不只是一个字。比如,在农田上建新楼并不难,难的是把“老农民”转化为新区人,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升素质,更好适应新要求。今年4月,雄县育才职业技校组织农民学习电脑操作,招收38人,呼啦跑来200多人报名。有村民听说上课不能迟到,拍胸脯说:“保证没问题,不吃饭我也准时赶到。”与新区发展同频共振,这样的干劲令人欣喜。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