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策略周报:4月上旬是重要时间窗口
发布时间:2016-3-28 15:53阅读:375
本周和投资者交流下来,感觉市场情绪相比前期明显改善,甚至有少数投资者开始看市场“向上反转”,而乐观的理由主要有两种:
1、乐观理由一:认为中国会出现“实际负利率”,因此风险资产优于无风险资产:一些投资者认为虽然近期的通胀水平有明显抬头迹象,但是监管层从“稳增长”的角度出发,不会马上收紧货币政策,这样就有可能出现无风险收益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通胀率(CPI)的情况,即“实际负利率”。他们认为这会形成股市利好:一方面,这意味着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已经跑不赢通胀,因此可能使资金从无风险资产流向风险资产,以求跑赢通胀率;另一方面,从中国历史数据来看,在“实际负利率”出现的上半段,股市往往都会有明显的上涨(而“实际负利率”的下半段是熊市).
2、乐观理由二:认为汇率问题已得到解决,因此股市应该反转性向上修复。一些投资者把A股第二次和第三次“股灾”的原因都归结为是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而2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对比较稳定,再加上中国监管层就汇率问题加大了对外磋商,这使投资者产生了汇率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预期,据此认为股市也应该出现“反转性向上修复”。
虽然我们从2月初以来看“熊市反弹”,但并不认可以上两种乐观观点,我们甚至认为“熊市反弹”也已接近尾声,主要逻辑如下:
1、一般的“实际负利率”容易出现在从“过热”走向“滞胀”的阶段,这时候股市上涨主要是对强劲基本面的反应。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实际负利率”,一次是在2007年5月到2008年10月,另一次是在2010年6月到2012年1月。可以看出,在刚开始出现负利率的时候,A股市场确实都是明显上涨的(2007年5月到10月,上证综指上涨了60%;2010年6月到10月,上证综指上涨了22%)。而这两次“实际负利率”都发生在中国处于“增量经济模式”时期,且宏观经济正从“过热”走向“滞胀”。在“过热”阶段,企业盈利在“量价齐升”的环境下出现明显改善,因此股市的上涨更多是在反映企业强劲的基本面;而在“滞胀”阶段,企业需求开始恶化,而通胀进一步上行又倒逼货币政策收紧,股市也随之进入熊市。
2、这一次如果出现“实际负利率”,是处于从“衰退”走向“复苏”的阶段——基本面刚刚企稳回升,通胀便开始以更快的速度上行,对于股市并不利。目前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8%,而3月CPI在低基数和高环比涨幅的影响下,很可能会达到甚至超过2.8%,这意味着我们可能再次进入“实际负利率”。但是这一次“实际负利率”所处的宏观环境却和前两次大有不同——从我们的中观跟踪来看,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恶化之后,经济基本面确实开始出现见底回升的趋势,但还仅仅是露出了“弱复苏”的苗头;与此同时,通胀却在以远快于经济复苏的速度向上爬升,这会带来三点不利的影响:第一,大部分行业需求改善的速度将跑不过成本上升的速度,使盈利向上趋势受到制约;第二,通胀的快速回升会限制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并带来利率的上行压力;第三,“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改革进程也会受到制约,这会抑制“以改革为美”的市场风险偏好。可见,如果在近期出现“实际负利率”,将使决定股市趋势的三大因素(盈利、无风险收益率、风险偏好)同时出现恶化,对股市并不利。
3、汇率趋势反映的是对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预期,但如果没有看到改革和转型加速的信号,我们无法得出人民币汇率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的结论。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我们先给出三个假设前提:第一,人民币汇率的高低,本质上反映的是市场对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值的评估;第二,人民币资产的价值,是由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趋势来决定;第三,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趋势,又取决于体制改革和产业转型的进程。如果您认可这以上三个假设前提的话,那就应该和我们一样,无法得出人民币汇率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的结论:因为改革和转型所必须要经历的一些“阵痛”,是目前“稳增长”政策导所无法承受的(比如加大减税力度会带来财税收入减少的“阵痛”,这和“稳增长”要扩大财政刺激是矛盾的;加大“去产能”会带来企业倒闭、员工下岗的“阵痛”,这和“稳增长”要保持经济社会稳定也是矛盾的)。可以说,只要“稳增长”政策基调不变,那么改革和转型的进程就会受阻,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也就还会面临反复,因此人民币汇率在短期的企稳并不意味着汇率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
4、2月初以来的“熊市反弹”将受到新的约束,“喘息期”已临近尾声。我们从去年11月中旬以后对市场观点转向谨慎(见报告《提前开始的“春季躁动”也可能提前结束》,2015-11-15),又在市场经历了1月的第三次“股灾”之后看“熊市反弹”(见报告《进入难得的“喘息期”,趁机调整仓位和结构》,2016-2-12)。而既然是“熊市反弹”,就需要为接下来反弹结束的时间做好预判。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4月上旬发布的通胀数据如果超预期上升,将可能成为终结“熊市反弹”的第一个因素;而二季度人民币汇率趋势如果再次出现反复,则可能将市场的负面力量进一步加强。整个二季度很可能是一个“震荡慢熊”的趋势,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要开始降低仓位,并在结构上更加偏向低估值板块(金融服务、食品饮料、房屋建设等).
上周市场冲高整理,上证指数收于2979点、上涨0.8%,创业板指数表现相对更佳些、上涨1.8%、收于2216点。上周市场整体演绎向上修复的格局,且资金相对集中于券商以及中小创的搏击之中;回顾上周观点,市场大致吻合我们“继续向上修复的概率或在8成”的相对积极的思路,且风格也大致集中在成长占优主线。但是,展望下周市场,市场可能波动将进一步增大、成长占优的风格或将面临一定的冲击;策略上,适度兑现前期收益,平衡收益和风险、以守代攻、等待更佳的时机。
理由如下:
首先,技术上看,市场在后半周出现了一些调整的迹象,周内封闭了2971点的跳空向上缺口,显示了市场上攻的动能并非太强。因此,一旦外部出现一些不确定时,将容易引发市场的震荡。
其次,市场风格也面临着再次轮动的可能,一方面,中国人寿为代表的金融股有屡屡护盘的动作,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本轮反弹的领涨个股、有滞涨乃至调整的迹象。同时,根据笔者跟踪的一些量化指标来看,在成长股连续占优3周左右后、成长占优的模式或将面临调整。只是,考虑到目前美联储加息预期有所升温、大宗商品步入短期震荡的特征,风格轮动更有可能是被动式的、即周期股等权重股主动的进攻的动能不足,轮动或具有一定的被动式;只是因为金融股等价值股的类债券性、具有相对价值。
其三,逻辑上看,一线城市房地产政策的调控,显示了政策的如履薄冰和多变性。另外,从实证角度看,似乎还没看到到房地产调控的阶段股市会有上佳表现的;也就是说,一线城市的限购,可能很难有显著的资金外溢至股票市场。另外,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短期人民币汇率的再度波动和贬值,使得市场面临着不确定性趋多的考验,一般而言,在此情况下、市场很难形成合力、也就较难出现放量上攻的形态。
因此,市场某种意义上仍处于百点波动的时窗;从对短期市场的预判来看,市场可能面临着一定的调整风险、成长占优的风格短期面临考验。从策略看,以锁定收益、以守代攻、等待更佳的时机为操作思路;不急于一时,市场震荡反复或是常态、积小胜为大胜为宜。具体而言,考虑到市场短线波动的压力以及成长风格的挑战,适宜从主力护盘的角度出发,一方面低估值的金融股或有一定的相对收益,另一方面,本轮反弹的强势概念股也会有反复的可能;但总体来看,如果1-3成的底仓保持不动的话,那么机动仓位适宜兑现收益、等待市场发出更强的做多信号或更好的安全边际的出现。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