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及改革经验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0 09:28阅读:697
期货开户,期货开户,期货开户成功的条件是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较为稳定,有成熟的金融市场和有效的监督体系
A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学术界早期对利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解释利率是什么及它是怎样形成的、本质是什么。关于利率的产生有几种主要的理论,如达德利·诺思(Dudley North)在其《贸易论》(1690年)一书中提出的资本余缺理论;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在其《商业性质概论》(1755年)一书中提出的风险补偿论;马克思在其《资本论》(1883年)一书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利息的形成等。
随后西方经济学家对利率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各种关于利率的理论层出不穷,主要包括古典利率决定理论、可贷资金理论、IS-LM模型、利率决定理论及现代金融理论等,其中以IS-LM模型较为流行。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各国监管不断放开及金融创新的开展,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利率风险得到了高度的关注,这使得市场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主要成果有缺口管理、久期管理、VAR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等。
关于利率市场化
1973年,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成熟、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I. 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首次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理论。麦金农和肖深受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及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cial deepening),通过恢复要素市场的自然联系,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他们在各自的著作中都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走金融自由化道路的激进主张。
麦金农和肖的理论模型逻辑推理非常严谨,成为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实践的主要理论依据。但部分拉美国家在实践后发现金融自由化失败,削弱了金融自由化的说服力。之后麦金农也在不断修正原来的理论,提出了“经济市场化的最优次序”,建议以一个最优次序渐进地推动金融自由化。
1980年,IMF工作人员唐纳德·马西森(Donald J·Mathieson)发表《发展中经济的金融改革和稳定化政策》一文。马西森认为,为使金融体系免遭短期困难,政府当局需要逐渐地解除利率管制,而且无论是在适应性预期还是理性预期下,稳定化政策和金融改革的最优组合都是货币增长率与存、贷款利率上限骤然变化和逐渐变化的一个组合。马西森的理论比较有特色,不同于当时学者普遍争论的激进式或者渐进式理论,而是观点鲜明地认为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金融自由化方法都不是最优的,最优的方法是先釆取激进式,之后再釆取渐进式。 1997年,经济学家赫尔曼、穆尔多克、斯蒂格里茨共同发表了《金融约束:一个新范式》一文,系统地阐述了金融约束理论。他们认为在经济落后、金融深化程度较低的不发达国家,政府对金融部门的适当管制不会阻碍经济发展,反而会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内创造新的资金,提高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B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
类似于政府对商品进行价格管制带来了不良影响,政府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同样带来了不良后果,且影响更加深远巨大。实施利率市场化后,市场主体各方进行多方博弈,进而利率能被有效定价,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赋有竞争意识,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会享受市场化利率所带来的好处,即出现帕累托最优。 微观层面,利率市场化后,可以提高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使资金流动合理化、效益化。宏观层面,市场化的利率在动员储蓄和储蓄转化投资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融资工具品种齐全、结构合理,信息披露制度充分,赋有法律和经济手段监管体制。同时,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间接调控机制的形成,对完善金融体制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C 利率市场化后的利差表现
根据经济学家萨奇在1996年的研究,实行利率市场化之后,在名义利率资料完整的国家和地区中,15个出现上涨,5个出现下降;在实际利率资料完整的18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波兰在推行该政策后实际利率下降,其余17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通过对国际上已经完成利率市场化的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利率市场化以后,在极端情况下,存款利率最高可上升至22.22%的水平,最高存款利率增幅为平均11.81%,存贷款利差最小将缩减至2.27%,存款利率的平均波动标准差为6.28%。
智利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从1976至1982年,平均实际利率达到32%,特别是在1982年第四季度实际利率达到69%。阿根廷1980年的实际贷款利率为5.1%,1981年上升至31.2%。土耳其在1980—1982年间实际贷款利率3年平均也接近30%。从宏观上讲,在进行利率市场化前,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人为压低利率的政策,实际上,对数据齐全的14个国家进行数据分析显示,一般情况下,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将显著上升约3%。
因此,有投资者感性预测,取消利率管制之后,银行将采用更具竞争性的利率吸收存款,反映为资金成本将有所上升,同时银行也会相应提高贷款利率的敏感性,加之银行间的竞争加剧,贷款利率上升幅度可能并不明显甚至还会出现一定的缩小,因此银行存贷利差会伴随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逐渐缩小。但将全球发展趋势和发达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却与预测不太一致。除了陷入长期经济衰退的日本,有些国家(如英国和澳大利亚)名义利差出现了短暂的下降,但随后得到恢复并保持稳定;而很多国家和地区(比如韩国)在利率市场化后名义利差出现了上升。
可以发现,利率市场化初期,利差确实有缩小的动能,但长期来看却有上升的趋势。由于利率管制取消初期,银行业竞争加剧,为获得存款银行不得不以高息吸引储户。与此同时,银行无法调整贷款结构,把贷款投放到银行更有议价能力的企业,因此贷款利率上升空间有限,导致的结果便是利差收窄。这与前面的感性预测一致。
而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务的深入,不断开辟新的资金运用渠道,通过投向较高贷款利率的领域,最终表现为利差增大并稳定在一定的利差水平上小幅波动。同时,利率市场化伴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行业洗牌现象明显,激烈的竞争使得小银行难以招架,或被大银行吞并,或破产倒闭,大银行日益强大,小银行纷纷破产。行业洗牌结束后,大银行的议价能力有所提升,最终反映到长期利差上是要比初期扩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