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观察】央行下场“救债”,醉翁之意不在酒
发布时间:2024-7-7 22:17阅读:114
大部分人没想到,自二季度以来,央行对于债券市场,特别是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变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从7月1日的国债借入操作,到随后的步入实操并卖出国债的表态,央行的这一系列动作,表面上看似是对债券市场的直接干预,实则背后隐藏着更为深远的战略考量——稳汇率。
央行操作国债,早在今年4月就已有信号释出。当时,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叠加央行多次表态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市场对其购债的讨论持续升温。
然而,市场不解的是,为何此次央行对于长债如此敏感,且在降低市场存贷款利率的背景下,需要引导长债的上行呢?
实际上,长期国债收益率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风向标,其波动不仅关乎资产的有效配置,更直接影响到市场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信心与预期。
一方面,央行旨在通过直接干预市场,遏制长期收益率所隐含的经济预期进一步蔓延,从而稳定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面对市场机构,尤其是非银机构在利率低位时大量买入长久期债券的行为,央行深感忧虑。
这种投资策略在利率环境逆转时,极易引发连锁反应,加剧市场波动,甚至可能重演硅谷银行式的风险事件。因此,央行希望通过精细化管理收益率曲线,引导市场机构理性投资,防范潜在风险。
然而,央行此举的“醉翁之意”并不仅仅在于此。更深层次上,央行是在通过调控长期国债收益率,来稳定人民币汇率。
影响国债收益率,一方面是通过加息和降息,另一方面是改变国债市场的供求关系。
当前经济背景下,加息显然无法操作,降息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但将对汇市承压。这时,增加国债市场供给,打压国债成交价,推升国债收益率,显然成为央行的最优解。
从现实情况看,二季度以来,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相对美元持续走弱,中美利差倒挂加深,稳汇率压力显现。
过低的长端利率会增强市场对未来降息的预期,从而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而央行通过调控长债收益率,使其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可以更好地反映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稳定性,从而增强境外资金对人民币的信心和吸引力。
可以看到,虽然7月以来央行两次下场“救债”,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变动出现了反复,但人民币贬值压力却缓和了不少,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0.14%。
一方面,释放不降息、不大水漫灌的信号,另一方面,下场直接干预长期国债收益率,核心就是稳定汇率。用外部杠杆抬升来对冲内部加杠杆意愿的不足,本身,对经济增长也会形成正向带动。
北京商报评论员岳品瑜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