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滞留青岛港近海 储备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发布时间:2015-10-29 08:52阅读:600
张旭东
青岛港附近海域滞留油轮的消息,再次引发了关于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能力的讨论。
有媒体28日援引两名消息人士称,由于储罐不够,中国国有贸易公司购买的400万桶战略储备原油,已经在青岛港附近海域的油轮上滞留了近两个月。
青岛港方面对《第一财经日报》回应称,两艘油轮装载的并不是准备进入青岛港战略储备油罐区的原油,而是贸易商需要存放在其自有保税罐的进口保税油,其储油罐也不是港口所有。其在外海滞留较长时间是因为后者的自有油罐库存不足,造成两艘大油轮无法入库。
贸易商原油滞留
青岛港对本报记者回应说,锚地滞留的并非国家战略储备原油,而是贸易商的保税原油。锚地内停泊的2艘大油轮,的确已滞留较长时间。主要是因为船上所载某贸易商进口保税油需要存放在其自有保税罐内(非港口油罐),但其保税罐库容不足,造成2艘大油轮不能接卸入库。
为此,青岛港一直在与该贸易商联系,协调其尽快腾出罐容,为油轮接卸创造条件。一旦2艘油轮具备罐容条件,将安排靠泊作业,并全力保障接卸、疏运效率,减少油轮在泊位卸货时间。
油轮滞留也不是压港。青岛港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油轮到港卸油周期平均为2天,未发生卸油周期明显延长的情况,不存在压港和油轮拥堵问题。
国际能源署(IEA)曾预测,中国第三季度的年化需求增长速度为日均60万桶,相当于中国大约占到全球额外石油进口的三分之一。但事实上,自从去年油价下跌以来,中国进口原油数据就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中国进口原油数据不少月份也创出新高,超过平均水准。但不时会有消息对中国战略储备石油的能力提出质疑。能源咨询公司安迅思研究中心主任李莉曾对本报记者称,原油从采购到港需要一定时间周期,收储公司也不一定最低价出手,一般在某个价格区间就入手。
储备体系正在完善
中国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总规模1640万立方米,均由10万立方米的大型钢制储罐组成,可储存原油约1200万吨。2006年9月,镇海基地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成为第一个建成投入使用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2007年12月、2008年11月和12月,黄岛、大连和舟山3个基地也相继建成投运。
中国石油(601857,股吧)规划总院研究油气储备的丛威对本报记者称,原油储备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接近大的港口是一个主要因素,储油在技术上要求相对较低,运输上的方便考虑较多。
从已公布的四大石油储备基地看,都分布在港口条件优良的沿海地区,黄岛、大连、镇海也是传统的石化工业集中地,是原油进口的主要港口。
青岛港方面称,港口有战略石油储备罐区,但此次滞留的油轮并不是储备油。
目前,战略石油储备主要由国家拨款,央企负责建设。国家也在不断推动商业储备,完善石油储备体系。国务院去年发布的《能源战略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石油储备建设。国家发改委今年曾提出,加强原油加工企业商业原油库存运行管理,对原油加工企业的商业储备提出要求。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0f744b0102vv2i.html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442.html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1248.html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1272.html
弘业期货:张经理 期货开户热线:132-7089-5660 qq:895742802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