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下的外汇市场风险防范——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4-4-3 09:59阅读:70
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孙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持续增加,外汇市场已成为全球交易量最高、规模最大的金融市场。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日均外汇交易量高达7.5万亿美元。汇率风险已成为了各国央行需要面对和应对的重要问题之一。
2023年中国外汇市场交易规模达252577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加9.13%,其中,即期896540亿元人民币,增长5.88%,外汇和货币掉期1482935亿元人民币,增长13.46%,外汇期权102202亿元人民币,增长13.42%。目前人民币也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化,特别是2015年“8.11汇改”以来,央行已逐渐退出常态化的外汇市场干预,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汇率双向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更加明显,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但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因素也更加扑朔迷离。这其中,国内外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引起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重要因素。主要经济体连续加息,内外货币政策背离的影响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明显加大,2022年全年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贬值8.2%,2023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由96.5下降为94.7,降幅为1.86%。在此背景下,厘清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机制,量化其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动态影响特征,构建政策不确定性下的人民币汇率风险防范策略,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刘强、陶士贵主编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一书,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探讨了国内外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对于外汇市场风险风范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该书基于相关理论中涉及的核心传导变量,搭建了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到人民币汇率的桥梁。作者创新性地从汇率预期渠道、资本流动渠道和不确定性经济效应渠道分析了传导机制,并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资本流动和宏观经济变量纳入拓展的泰勒规则汇率模型阐释了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变化。分析发现,三种传导渠道之间存在着正向反馈关系,彼此强化,会进一步加剧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上述发现不仅为解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也拓展了不确定性的研究范畴,丰富了汇率决定理论。
该书从技术层面和政策层面提出了应对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汇率风险防范策略。在技术层面,纳入不确定性指标和宏观基本面指标的混频异方差模型能够改善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拟合效果,提高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预测精度;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能够较好地拟合人民币汇率风险,在低风险→高风险的转换时点前,往往存在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大幅上升,汇率预期大幅波动的现象。在政策层面,该书提出应该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施策,以降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水平;加强与市场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强化预期管理,以降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负向冲击;加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监测、跟踪和分析,不断提高政府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的水平和效率;通过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外汇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手段对冲不确定性冲击。上述研究结论对于更好地防范人民币汇率风险,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近年来,陶士贵教授团队围绕不确定性冲击下的经济金融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翔实的研究,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各1项,发表CSSCI论文二十余篇,在理论界和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上述课题和论文专注于不确定性背景下如何寻找确定性这个哲学问题。他们认为,应该通过加强经济形势预判,增强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一致性,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化建设,以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增加确定性砝码,以应对不确定性冲击。刘强博士和陶士贵教授的专著《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视角探讨了不确定性下的确定性问题,是研究团队的一个重要创新成果。
孙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