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供需格局及价格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4-1-29 09:12阅读:69
1乙二醇基础知识
1.1物理化学性质
乙二醇,英文名称Monoethylene Glycol,又名“甘醇”,简称MEG,化学式(CH2OH)2,常温下无色、无臭、有甜味的粘稠液体,能与水、乙醇等混溶,微溶于乙醚,不溶于石油烃及油类。乙二醇沸点197.3℃,凝固点-12.6℃,闪点111.1℃,自燃点418℃。
1.2储存及运输
乙二醇仓库主要分为工厂自有仓储以及进口货源的港口仓储,工厂自有仓储罐容的标准一般设置在20-25天的产量,贸易商仓库一般设置在消费集中地的中转港口,如宁波、南通、张家港、珠海等地。
物流运输有公路、铁路与水路三种方式,由于乙二醇是无色粘稠液体,沸点高、化学性质稳定、易燃,因此运输条件需要低温、密闭(缺氧),一般汽运、铁运按照普通化学品运输标准,船运按照危化品等级要求运输。船运费用低,内陆运输以汽运为主、铁运为辅。
1.3乙二醇生产的主要工艺
1.3.1天然气为原料
采用乙烷裂解生产乙烯,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再通过环氧乙烷水合生产乙二醇。此种生产工艺主要在天然气资源丰富的中东和北美地区,原料成本低廉具有成本竞争优势。我国乙二醇进口对中东和北美地区的依赖程度较高。
1.3.2原油作为原料
采用石脑油裂解生产乙烯,然后通过氧化制备环氧乙烷,再水合生成乙二醇。该生产链条上,乙二醇生产成本跟随原油价格涨跌,如果直接通过外采乙烯来生产乙二醇,生产成本较石脑油一体化的装置略高。
1.3.3煤炭作为原料
由于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开发煤基合成气制乙二醇的技术路线,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煤制乙二醇主要工艺路线有三种:
一是一步合成路线,煤气化制合成气(CO,H2),再一步直接合成乙二醇,难点在于催化剂选择,实现工业化难度较大。
二是煤制甲醇路线,合成气先制得甲醇,甲醇制乙烯(MTO),再由原油路线从乙烯生产乙二醇,该路线前期投资数额大,生产成本高,不具备成本优势。
三是草酸酯路线,煤制合成气后分离提纯得到CO和H2,CO经过催化偶联合成草酸酯,再加氢制得乙二醇,同时得到其它有经济价值的副产物,该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是国内关注度最高的煤制乙二醇技术。
2乙二醇供应格局
2.1乙二醇产能增速放缓
国内乙二醇生产企业分为乙烯制企业(石脑油一体化、外采石脑油、外采乙烯、甲醇制),以及煤制企业。海外市场主要以油制为主,当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时,进口乙二醇价格较国内高,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将得到释放。根据CCF统计,截止2023年我国乙二醇生产工艺中油制占比约66%,煤制占比34%。
我国自2018年以来,乙二醇产能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底,五年间乙二醇产能从1078万吨增长至280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21%。近期,盛虹炼化、三江化工、海南炼化等一体化装置陆续投产,全国最大天然气制乙二醇示范项目中昆新材料2×60万吨/年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也成功投产。
在2024年国内预计有三套装置共130万吨计划投产,投产时间集中在下半年,其中一套石脑油制装置80万吨,2套煤制装置共计60万吨,预计2024年产能能达到2939万吨,产能同比增速放缓至5%。随着中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开发以及乙烷裂解制工艺成熟,未来乙烷制乙二醇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2.2产量及开工率
2023年乙二醇产量约1620万吨,同比增长22%,产能利用率56%,相较于去年提高2%,产能利用率提升幅度不及产量,产量增长主要来源于产能投放。
乙烯制装置开工负荷59%,2023年上半年,乙烯制乙二醇多套装置转产,开工率下行至内年最低51%,下半年原料端先涨后跌,油制乙二醇第四季度逐渐回归。从加工毛利来看,由于一体化装置比例提升,即使工艺路线长期深度亏损,比如石脑油制乙二醇单吨亏损约200美元/吨,炼厂考虑综合利润依然保持开工运行。根据季节性检修计划,国内乙烯装置检修集中在5-7月,将会影响乙烯制乙二醇装置开工率。
2023年非乙烯制开工负荷52%,较2022年43%提升了9%。主要由于上半年煤制乙二醇的燃料动力煤和原料煤炭价格同步下行,加工利润边际修复,煤制乙二醇毛利从年初-2500元/吨上涨至-1000元/吨,随着下半年煤炭价格走高,煤制毛利又走弱至-1500元/吨,开工率第四季度持续走弱。
2.3我国乙二醇对外依赖度降低
随着我国乙二醇产能不断新增,自给率提高,对进口货源的依赖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3年乙二醇进口量1-11月累计657万吨,月均进口量60万吨,同比2022年1-11月累计进口量696万吨,下滑5.6%。用净进口量对比表观消费量,2019-2023年期间,进口依赖度从最高60%下滑至目前30%水平。
全年进口呈现前低后高,影响进口量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海内外装置的效益以及检修情况,2-3月海外装置检修较多,国内乙烯装置检修集中在5-7月,从我国进口量季节性走势来看,5-7月进口量持续走高,另一方面是国内下游聚酯链的开工情况,对比海外乙二醇需求情况,国内需求表现尚可。
从乙二醇进口结构上看,进口来源主要面向沙特、美国、加拿大以及伊朗等国,沙特自2022年开始新一轮OPEC+减产协定以来,伴生气资源跟随石油产量缩减受到产出限制,另外沙特乙二醇装置因效益问题停产,2023年1-11月自沙特进口乙二醇331万吨,同比下滑13%。美国方面尽管钻井开采数量下滑,但技术进步令石油产量不断创出历史新高,自美国进口乙二醇资源91万吨,同比增长27%。
进入2024年,自沙特进口的乙二醇仍将受限于减产操作,另外美国原油在上游资本投入积极性不高,产量持续增长空间有限,相应的乙烷供应或将进入平台期。后期沙特乙二醇合约供应缩减,以及美国方面考虑巴拿马运河干旱影响运输,乙二醇整体进口量预计小幅缩减,维持低位整理。
3 乙二醇需求格局
3.1乙二醇主要用途
根据上文产业链介绍,乙二醇是聚酯材料生产的重要原料,超过90%的乙二醇用于聚酯生产,乙二醇的下游产品还包括防冻液等,其中涤纶长丝是乙二醇下游主要的消费领域,因此聚酯产业链的生产以及终端消费,将影响乙二醇的需求情况。聚酯工厂的开工和生产情况对乙二醇需求是直接影响,终端纺服的消费和出口也会向上传导来影响聚酯开工,从而对乙二醇需求产生影响。
乙二醇表观需求量自2023年5月开始持续上升,1-11月需求量合计2151万吨,同比2022年1-11月需求1912万吨,上涨12.5%。下游聚酯工厂的MEG原料库存处于中性偏高水平。
3.2聚酯生产以及出口
聚酯负荷随着年后复产复工逐渐走高,到第一季度末升至历史高位,2023年聚酯产量6543万吨,同比增加16%,主要由于产能扩张且维持高开工率带来的产量增长。从库存来看,涤纶长丝产品呈现去库走势,短纤库存小幅增加,涤纶长丝出口量比往年增加与印度BIS认证带来的抢先出口有关,2023年1-11月长丝出口量371万吨,同比去年增加72万吨,增幅24%,另外涤纶短纤和切片的出口出现增长,聚酯出口的增加支撑乙二醇的需求。
2023年聚酯产能新增约1094万吨至8137万吨,产能增速16%,2024年聚酯产能增速将明显放缓,2024年计划投产875万吨,产能增速11%,但部分装置产能投产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瓶片集中投产导致供应压力,可能造成开工率偏低的情况,形成负反馈拖累瓶片的新增投产,尽管实际新增产能低于计划,但预计聚酯产能增量仍高于上游乙二醇、PTA新增产能,因此下游需求将支撑乙二醇的价格走势。
4 乙二醇港口库存压力明显
尽管下游聚酯链开工维持在高位,聚酯产量和出口量上升,但国内煤制乙二醇装置利润修复,开工率爬升,使得港口库存去化难度增加。2023年上半年乙二醇先累库后去库,主要受下游聚酯装置的开工影响,随着5-7月进口量增加,去库节奏放缓,下半年乙二醇港口库存呈现走高趋势,乙二醇供应压力较大,同时下游聚酯装置受到利润以及亚运会影响,需求有所回落,港口库存进一步提升,随着到港量下降,港口库存高位下滑,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5 乙二醇价格分析
5.1价格走势以及影响因素
回顾2023年乙二醇期价走势,价格呈现窄幅波动,波动区间在3800-4500元/吨,阶段性趋势行情主要由上游成本端带动,第二季度煤炭供应充足导致成本下行,乙二醇价格跟随走弱,以及第三季度油价迎来反弹行情,叠加季节性旺季,共同支撑乙二醇价格重心抬升至年内高点。
2024年开年以来,乙二醇快速上行突破2023年震荡区间上沿,在化工品中表现亮眼,主要受到海外供应缩减的预期提振,短期来看,考虑到春节前后下游开工负荷走弱,乙二醇上行空间有限,上半年在海外降息周期之前,纺织出口存在较大压力,国内管控放开的需求红利边际递减,预计价格维持弱势震荡行情,下半年,需求有望跟随经济修复好转,下游投产将带动乙二醇去库,价格重心有望抬升。
5.2月差
近期乙二醇海外供应有缩减预期,叠加投产增速放缓,对乙二醇价格形成支撑,但是春节前后下游需求季节性下滑,在需求转弱预期下,港口去库幅度比较有限,春节前后可考虑5-9月差反套策略。
研究员:
蔡跃辉期货从业资格号F0251444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3101
助理研究员:
尤正宇期货从业资格号F03111199
张宗珺期货从业资格号F03122124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