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进入视野
发布时间:2023-12-27 14:21阅读:57
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了更加“鸽派”的信号,标志着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已经结束,降息开始进入视野。美债利率不断下探,美元也相继走弱,人民币或已步入升值通道。
廖宗魁/文
12月美联储会议决定,维持基准利率在5.25%-5.5%不变,这已经是7月份最后一次加息以来美联储连续三次会议暂停加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表示,利率“已经处于或接近本轮紧缩周期的峰值”,这相当于美联储官宣加息周期已经结束。
在“鸽派”预期推动下,美股完全收复了前期的失地,道琼斯指数周线7连阳,并创出历史新高。美债利率则快速下探,10年期美债利率已经从10月中旬5%左右的高点跌至3.9%附近。
现在市场关注的焦点是,美联储会在何时降息,2024年的降息幅度会有多大?美联储官员的基准利率预测点阵图显示,2024年将会降息三次,达75bp。不过,市场预期的降息幅度更为激进,认为2024年降息可能达150bp,并预期美联储可能会在2024年3月或5月就降息。市场预期是否存在过分“抢跑”呢?
控通胀是本轮美联储加息的核心任务,随着美国通胀回落到3%附近,美联储加息的使命也就基本结束了。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11月美国CPI同比上涨3.1%,已经从本轮周期高点9.1%回落了6个百分点;11月美国核心CPI同比上涨4%,也比周期高点回落了2.6个百分点。
美联储的会议声明指出,“在过去一年中,通胀已经缓解。”美联储官员预测,2023年四季度的PCE通胀为2.8%,比9月时的预测下调了0.5个百分点;预测2024年四季度的PCE通胀将降至2.4%。
由于通胀在不断走低,即使美联储按兵不动,也意味着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利率是在上升的,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提高名义基准利率了。
前两次美联储暂停加息主要是为了观察经济各领域对利率的反应,来衡量利率水平是否合适。此次会议美联储态度有很大变化,已经开始释放降息信号。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次会议上美联储讨论了何时降息的问题。
2023年以来,市场对美联储行为的预期都有“抢跑”的特征,期间美联储就像用一根绳子拉着市场预期,时不时的用力扯一扯绳子,让市场预期不至于“抢跑”太多。而这一次,美联储的行为是向市场预期靠拢,不仅没有“拉绳子”,而是顺着市场奔跑的方向牵引。美国的经济也还算稳健,但为何美联储的态度在11月份后却明显转向“鸽派”?是什么促成了美联储态度的转变呢?
中金公司认为,虽然基本面并不支持美联储在2024年一季度开启降息,但美联储可能出于三类非基本面因素而选择提前降息。其一,预防式降息。可以预防式降息一两次以观察效果,提早小幅降息有助于防范过度紧缩的风险。其二,对冲缩表的流动性收紧影响。其三,避开干扰大选之嫌。
由于货币政策传导至实体经济会存在一定的时滞,这就需要货币政策操作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等到经济指标已经明显不妙了才开始行动,实际上就已经晚了半拍了。在2021年美国通胀出现高企苗头时,美联储没有及时加息,其缺乏前瞻性的政策被市场诟病,导致后面只能用更大力度的紧缩来对抗高通胀。
如今,美联储的政策再次来到了转弯处,能否体现前瞻性非常考验美联储的能力。在通胀已经明显回落的情况下,美联储没有必要冒险去让经济承受过高的利率,采取预防式的降息不失为一种保险的策略。
10月份美债利率的大幅飙升至少说明,在5%以上的高基准利率环境下,供给端的一些干扰就足以让美债市场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显然不利于金融的稳定。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2024年的美国大选。从民主党的角度看,保持2024年经济的平稳向好,对民主党取得连任至关重要。现在美国经济虽然不差,但谁又能保证在高利率环境下,2024年经济能不能维持呢,提前打几针“降息”的预防针,无疑是更为有利的。从美联储的角度看,保持独立性一直是其重要的特征,如果美联储要想避嫌,最好是在2024年上半年开启关键的政策转向。
不管处于什么原因,美联储降息已经进入视野,鉴于其引领作用,全球将步入新的降息周期。利率的下行,利于权益类资产,新兴市场面临的外部压力将逆转。人民币外部的贬值压力已明显解除,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升至7.13附近。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