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是驱动供应链金融生态运转的“发动机”
发布时间:2023-12-4 07:35阅读:484
数字金融生态探析系列报道之三
生态体系是目前数字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搭建可以嵌入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科技公司、政府职能部门及行业组织等市场主体的平台,成为构建开放、协同的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的关键。
用科技能力打通金融与产业的有效信息链接,充分激发金融机构的服务潜力,京东科技已经在多个产业跑通模式。
[让科技驶向产业纵深]
11月27日,国家能源集团在北京正式发布能源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国能e链”。发布会上,国家能源集团与京东科技达成正式合作,“国能e链”引入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作为首批开放合作伙伴,首期为“国能e链”平台提供100亿元资金支持。此外,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也已实现“国能e链”在煤化品领域的下游采购融资首单落地,为国家能源集团下游的头部客户四联创业集团提供3000万采购融资额。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之所以能参与到“国能e链”,主要是因为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全链路产品与风控积淀。比如京东科技基于大数据、区块链、IOT技术,围绕“厂、仓、运”三大物流场景打造的可信货物融资管理平台,以数字仓库场景为基础有效实现仓储产业场景端与资金端的高效连接。依托京东科技大宗监管云平台,金融机构无需过多研发资源投入,可基于数字化仓储场景快速落地金融业务,并支持金融机构业务系统集成对接,快速提升金融机构押品管控能力。
去年4月22日,青岛自贸片区联合京东科技、中储京科等企业,以片区范围内仓储企业为试点,落地数字仓库。通过布设高清监控摄像机抓取货物轮廓信息,实现AI看货;通过电子围栏分类设置存储区域、禁入区域、危险区域,当货物轮廓发生变化、受限车辆与人员闯入均会发出警告,实现AI守货;针对某些对温湿度要求严格的货物,设置高灵敏温湿度传感器实现智能环境监测,避免货物因环境变化导致损毁等。
数字仓库的出现不仅实现了仓储服务全流程数字化,让AI看货、守货成为现实,还支持数字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的数字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伴随着数字仓库的投入使用,全国首笔基于政府数字基建——数字仓库的提单转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也在青岛自贸片区顺利落地,一笔采购自越南的200吨橡胶类大宗,在完成提单签收、换单、通关、查验入库等流程后,存放于青岛自贸区的中储青岛分公司数字仓库。随后,该笔货物的货主青岛悦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提单转仓单质押的模式,在建设银行青岛自贸区支行快速便捷地获得了31.6万美元的贷款融资。该笔融资之所以顺利达成,主要是通过数字仓库平台的“AI看货”功能,仓储方、贸易商、银行方均能便捷、明晰地实时看到货物、货主、保管仓库等信息。
有了数字仓库的技术加持,青岛自贸片区实现大宗商品贸易链条中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四流匹配,让数字仓单质押融资操作更高效便捷,解决了贸易企业在业务开展起步阶段数字化程度低、资金短缺等痛点,也为海关、税务、市场监督、安全、消防、应急等部门打通数智化转型的“高速公路”,形成了一个数字仓储、数字贸易、数字金融三位一体的新型大宗商品贸易生态体系。
[重塑大宗商品供应链新模式]
直击大宗商品供应链痛点,重新打造了数字化时代大宗商品供应链新模式,郑州数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链科技)帮助金融机构资金实现了精准直达以往不能覆盖的资产。
据数链科技介绍,其定位是能够成为一家数字科技应用为驱动,以资产运营和数字风控为核心,为更多的核心企业服务,为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提供场景,输出安全可信数字资产,多品类、多形式的大宗商品数字化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瞄准定位,数链科技是如何做的呢?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数链科技基于全流程数字化系统服务(数据信用),交易标的“物的信用”与核心企业的“主体信用”相结合,构建了一套“数字仓储+数字供应链+数字金融”三位一体的大宗商品管理解决方案。这套方案是根据数链科技在产业端积累的优势与资源,不仅可以带动大宗商品供应链全链条数字化转型,还能够让金融机构更敏捷、更快速地捕捉到产业端的动态和风险点,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安全、规范、真实可信的交易场景,以及对于解决动产质押融资中涉及的非标仓单问题、货物权属问题、动产监管问题等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想让数字供应链流程更加标准化,必须夯实供应链的数字基建。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在科技与产业结合方面,数链科技做了诸多举措。比如:8月底,数链科技联合华为在京发布了仓储数字化相关解决方案,旨在通过技术手段赋能煤炭等大宗场景,打造“端边云+智能”的动产金融仓解决方案。该方案是应用华为三维重建算法,即利用激光雷达+三维重建算法(室内)、无人机+三维重建算法(室外),对站台进行数据自动采集,应用点云技术,对站台进行智能建模,由此计算货物体积,经过对模型算法不断调优,盘库准确率可达99%(室外)、95%(室内),实现站台的自动盘库能力。
此外,数链科技携手百度积极推进AI大模型在大宗商品供应链领域的应用。不仅基于飞桨和文心大模型开发了大宗商品数字供应链智能识别与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系统数据质量,显著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业务风险,还基于PP-ChatOCR(一款融合飞桨PP-OCRv4和文心大模型的应用),落地了数链科技自研的“LLM大模型+OCR技术”,该自研技术通过微调文字识别模型,优化信息提取指令,组合成适当的prompt送入大模型进行预测,实现了多页PDF合同扫描件的关键信息抽取。这种技术手段大大提升了大模型的抽取精度,关键字段高精度识别抽取准确率稳定超98%。在数链科技平台上的核心企业客户,实现了采用合同自动抽取,辅助风控提效80%,节省人力5人。
为了确保这个流程的“真实性”,数链科技运用大数据实现多方信息协同,通过合同、发票、物流、化验单、结算单等关键字段进行区块链交叉验证,做到数据可追溯、不可篡改,并对交易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对煤炭等大宗商品货物在途运输监控,同时还与铁总联运管家、宝船网等行业平台对接,实现了铁路、船运、公路运输的物流轨迹实时跟踪。为此,他们还对港口、站台、仓库等一些关键节点进行数字化改造和物联网系统部署,以保证全流程全方位数据的实时监管。
“金融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供应链金融的底层逻辑和模式。”卫跃宗向记者表示,借助科技的力量,供应链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实时透明,协同合作更简单高效,多链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可信的生态网络,让中小贸易商“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变得简单,实现了金融机构资金直达以往不能覆盖的资产,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通产业基建和金融体系]
从京东科技和数链科技可以看出,他们通过对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推动了金融模式的改变,在助力产业内市场参与者安心做产业的同时,还为产业风控提供了更可靠的抓手,为金融机构构建了一个安全可信的供应链金融场景,得以让金融服务更加精准、高效、有力。
目前,类似京东科技、数链科技的这类平台并不少,主要源于大宗商品市场规模大、数字化程度低,可谓前景广阔。IDC联合京东科技发布的《2023供应链金融科技发展洞察白皮书》指出,数字化建设的完善程度,是供应链金融落地的关键挑战。IDC调研显示,大部分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程度较低,“几乎没有数字化”和“有少量的数字化系统”的受访者总计占比高达70%。
此外,中国知名市场调查和咨询公司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行业研究报告》提到,2015年以来,随着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成熟,中企云链、联易融等专业第三方科技公司相继成立,创新推出电子债权流转、供应链ABS等解决方案,通过平台方式快速汇集并服务了多家核心企业与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行业数字化程度加深。
然而,想要实现供应链全链条数字化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关键在于数字基建的建设。从京东科技和数链科技等优秀的企业可以看出,目前行业利用新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云计算技术使得金融机构可以基于云平台提供更灵活和可定制的服务,大数据分析帮助金融机构挖掘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潜在价值;人工智能技术则赋予金融系统更强的智能化能力,提升了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的效率;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为金融行业的交易结算、信用认证和反欺诈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物联网可以提供有关货物运输状态的实时数据,使银行能够根据货物的位置和状况提供更灵活的融资方案等。
“从京东科技和数链科技的实践可以看出,打造数字化、场景化以及生态化的综合性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是满足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微企业金融需求的有效途径,它们的成功为行业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提供了经验和做法。”多位专家学者向记者表示,这类平台的存在模式新颖、意义重大,他们通过数字化提供了一个场景化的平台,可以嵌入核心企业、金融机构、贸易商等市场主体,共同搭建集成服务体系,打造开放式、无边界的全景开放生态圈,不仅实现了资金和资产的有效对接,还加快了供应链数字化发展。需要注意的是,科技是把双刃剑,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创新方兴未艾,强化制度性建设至关重要,希望国家尽快制定可操作且可执行的融资性贸易判定条例,出台对信用流转类业务的规范,尽快完善有关大宗商品存货或仓单质押领域数字基础设施标准和资产管理登记公示体系。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