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火了,这家中小公募单季规模增近200亿元
发布时间:2023-11-6 15:29阅读:238
随着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整个基金市场的规模变化、资产配置情况皆已浮现。相较于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欠佳,超八成的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收获正收益。权益市场持续震荡使得市场避险情绪高涨,毫无疑问债基成为2023年资本市场的大赢家。
在一众实力强劲的固收大公司中,作为中小规模公募的泰信基金显得格外耀眼。数据显示,凭借三季度旗下债基的良好表现,泰信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由二季度末的513.35亿元迅速抬升至三季度末的708.91亿元,创下公司历史新高,业内规模排名升至第68名,大幅提升了11名。
洞悉市场前瞻布局
债基规模单季增两倍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泰信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合计708.91亿元,较今年6月末增长38.09%;其中债基规模292.51亿元,而6月末尚为98.05亿元,扩张势头迅猛。其中,泰信添鑫中短债A份额、C份额三季度分别获得29.57亿份、84.34亿份的净申购,合并规模由二季度末的46.89亿元增至三季度末的166.92亿元。公司旗下另一只债基泰信添利30天持有期债券发起式规模也由二季度末的21.28亿元,大幅增至三季度末的99.87亿元,该基金A份额、C份额三季度分别获得24.65亿份、48.97亿份的净申购。
如此亮眼的成绩单为何发生在一家中小公募身上,公司副总经理张秉麟的一席话给出了最好的解释:“理财净值化改革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广大投资者需要有稳健收益的资管产品作为财富保值增值的媒介,这对在资产配置及阿尔法资产挖掘上天然具备投研优势的公募基金来说具有一定优势。泰信基金近两年重点布局了中短债产品线,恰逢今年三季度A股出现连续下跌,不少投资者的资金配置需求向固收类转移。泰信凭借之前积累下来的稳健业绩口碑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选择。”
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泰信添鑫中短债A今年以来净值增长4.67%,最大回撤保持在0%,收益率位列全市场同类前1%。泰信添利30天持有期债券发起式A今年以来净值增长4.15%,最大回撤-0.01%,收益率位列全市场同类前10%。海通证券数据则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泰信基金固收类产品整体业绩近一年排名行业第5,近两年、近三年排名分列行业第13和第6。
张秉麟透露说,公司将按照收益率曲线收益由低到高、负债端稳定性及获得难度由易到难,布局全系列固收类产品。“目前货币基金及中短债基金已经有了一定业绩积累,未来将通过长期稳健业绩以及客户陪伴,进一步匹配具备中长期纯债基金需求的客户。在固收产品线建立客户口碑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权益类资产的投资,加大固收+产品布局力度,以满足更多不同类型投资人的需求。
追求长期稳健
坚定绝对收益的底层理念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不断寻找着投资的确定性。这也铸就了泰信基金固收团队矢志不渝的工作目标——以绝对收益投资目标为底层理念,制定严格的投资纪律和风险控制流程,严控回撤并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
作为泰信添鑫中短债的当家基金经理,李俊江已将“长期稳健”深深印刻入其管理理念。在投资过程中,李俊江极为看重客户的长期持有体验,通过控制账户信用风险与回撤,着力打造“牛市跟得上、熊市守得住”的长期稳健产品。
“我们不会过度关注短期业绩排名,而是会把研究和投资重心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李俊江表示,“对于泰信添鑫中短债来说,我们一直将回撤控制放在首位,及时关注负债端的变化和宏观市场的情况,不断调整流动性较好的资产以及超额收益贡献的资产的比例。”
正是凭借着追求绝对收益的坚定目标,即使经历了8月以来债基整体回调的市场波动,泰信添鑫中短债依然保持着今年业绩“零回撤”的优秀表现。李俊江管理的另一只债基泰信鑫益定开债也保持着稳定向好的业绩。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泰信鑫益定开债A在其任职期内份额净值增长14.36%,年化回报5.79%,最大回撤-0.08%,市场同类排名在前1%行列。
再推90天持有期新品
债市中期仍有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泰信基金已定于11月6日新发一只固收产品“泰信添益90天持有期债基”,这也将成为公司近两年来发行的第7只债券基金。泰信添益90天持有期由李俊江拟任基金经理,据悉该产品将以中短久期债券类资产为组合主要配置品种,以期为客户提供稳定输出的理财替代产品。
在谈及新产品的投资策略时,李俊江指出,配置方面,会根据对宏观经济、货币、财政及产业政策的分析,结合债券市场的估值水平及微观交易结构,确定大类资产下固收类属资产的配置比例。
具体择券方面,则整体维持精选信用债思路。李俊江表示,超额收益部分以优质信用债为底仓,综合考虑票息收益、利差情况、骑乘效应和流动性来选择个券;交易盘根据对债市基本面的判断和收益率曲线形态动态调整具体券种,以期通过波段交易获得资本利得。
相较于权益市场的持续震荡,今年以来债市整体而言表现不俗。对于后市风险和机会,李俊江表示,短期内随着政策密集出台,债市进入宽信用观察期,但当前的市场环境与2016年的宽信用紧货币和2022年四季度的预期宽信用预期紧货币有所区别。
“鉴于目前整体经济的内生动能仍需修复,以及货币政策偏向于宽松,我们认为中期来看债券市场有望展现出良好的投资机会,短期需关注后续宽信用政策出台、机构止盈和赎回行为等。”李俊江总结道。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