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粕、玻璃跌超3%
发布时间:2023-9-14 14:06阅读:105
01
盘面变化
02
行情综述
9月13日,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下跌,能化品、农产品领跌,新季菜籽收割进行中,萨省单产预估差于此前预期,而阿省单产预估好于此前预期,市场预期产量或高于1760万吨。加拿大统计局的库存数据调增的主要原因是统计局调增了21/22年度与22/23年度的产量数据,将21/22年度菜籽产量自此前的1375万吨调整为1425万吨,22/23年度产量自1817万吨调整至1869万吨,而压榨与出口数据调整较小,因此使得2021年底至今的库存均较此前平衡表整体上调,菜粕跌逾3%,玻璃下游对后市心态不一,场内拿货情绪一般,多以刚需为主,业者理性操作,玻璃跌逾3%,恶劣天气对作物的影响并不像一些交易商预期的那么严重,美国农业部在9月供需报告中对大豆产量的下调幅度不及市场预期,且巴西大豆出口预估高于预期,CBOT大豆期货跌至三周低点,国内进口成本纷纷下降,美豆进口成本跌破5000元整数关口。9月13日美国大豆进口成本价为4904元,较上日跌132元,刷新近3周低点。巴西大豆进口成本价为4666元,较上日跌98元。阿根廷大豆进口成本价为5189元,较上日跌99元,豆二跌逾2%;菜油、纯碱、丁二烯橡胶跌逾2%,苯乙烯则涨逾3%,欧佩克月报显示,由于沙特延长减产,原油市场供应缺口达300万桶/日,原油创单边涨势新高,涨近2%;
黑色系多数下跌,据中钢协估算,9月上旬全国日产粗钢293.17万吨,环比增长3.66%;日产生铁250.34万吨,增长4.72%;日产钢材375.28万吨,增长0.89%,螺纹钢微跌;锰硅、不锈钢跌逾1%;
基本金属全线下跌,国内铝锭库存仍保持累库的主基调,氧化铝跌逾2%;沪镍跌逾2%,碳酸锂跌近2%;
贵金属涨跌不一;集运指数(欧线)跌逾3%,尿素涨逾3%。
资金流向方面,尿素24年1月、苹果24年1月合约获资金净流入2.92亿元和2.43亿元,而焦煤24年1月、锰硅11月合约则遭净流出4.3亿元和3.3亿元。
03
市场资讯
菜粕、玻璃跌超3%
午盘收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跌多涨少。菜粕、玻璃、集运指数(欧线)跌超3%,豆二、菜油、豆粕、沪镍、丁二烯橡胶(BR)、纯碱、氧化铝跌超2%。涨幅方面,苯乙烯(EB)、尿素涨超3%。
股指期货震荡下行 IH主力合约跌0.30%
2023年9月13日,股指期货震荡下行,沪深300股指期货(IF)主力合约跌0.66%,上证50股指期货(IH)主力合约跌0.30%,中证500股指期货(IC)主力合约跌1.06%,中证1000股指期货(IM)主力合约跌1.31%。
大盘延续缩量调整,创业板指跌超1%再创年内新低。板块方面,受政策利好消息刺激,福建本地股集体大涨,个股掀起涨停潮,中国武夷、海峡创新、平潭发展、福建水泥等十余股涨停,新型城镇化概念股午后走强,浙江建投、东方园林,美丽生态、启迪环境涨停,高位股继续强势,捷荣技术11天9板,华映科技10天8板,立达信6天4板,联合精密4连板;下跌方面,AI概念股集体下挫,凡拓数创、锐明技术触及跌停,此外华为概念、新能源赛道股集体调整。总体来看,个股呈普跌态势,两市超4200股下跌,成交额继续萎缩,今日成交额仅6982亿元。盘面上,福建自贸区、光刻胶、贵金属板块涨幅居前,混合现实、华为星闪概念、英伟达概念板块跌幅居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