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需求旺季下原油偏强运行
发布时间:2023-8-15 07:31阅读:289
需求旺季下原油偏强运行
摘 要
宏观方面,美国通胀放缓,美国第二季度实际 GDP 按年增长 2.4%,增幅超越一季度的 2%,远超市场预期。美联储在7月份如期加息 25 基点,且不再预测美国会陷入衰退,仍有软着陆的空间。中国延续弱复苏态势,中央政治局会议落地,稳经济扩内需方针不改。夏季需求旺季的影响下,原油基本面偏强,俄罗斯原油减产量得到证实,美国页岩油增产缓慢。近期关注8月4日欧佩克JMMC会议,以及沙特9月份的减产计划是否改变。
成品油方面,依旧重点关注汽柴油裂解价差的修复。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市场释放了强有力的政治信号,预计未来仍将出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新举措,利好国民经济与道路运输需求。南方梅雨季节将要结束,市场对9-10月份秋季基建工程等项目赶工的预期较高。其次随着6月-7月休渔期的结束,北方8-9月份秋收的农业需求也有望得到提升。
风险提示:中国货币政策、欧佩克产量大会、美伊关系、地缘突发事件。
01
一、上月原油行情回顾
回顾7月份原油走势,可以概括为需求驱动为主,供应紧缩为辅的上涨行情。需求方面,由于原油的季节性因素,每年的夏季是原油的需求高峰,7月份各地区的炼厂维持高开工率水平,原油与成品油库存持续下降,表观需求量维持在往年高位水平附近。此外,美国的12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回购计划制造了额外的原油需求。供应方面,沙特额外减产的100万桶/天于7月份开始生效,且8月份将维持该减产计划。叠加利比亚抗议导致油田停产,墨西哥石油钻井爆炸等突发性的供应短缺因素,导致了原油价格的走高态势。
图1:原油近期盘面走势回顾(美元/桶) |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徽商期货研究所 |
02
二、宏观:利空因素逐步落地,经济数据好于预期
(一)美联储加息对市场的影响权重弱化
回顾7月份,海外方面,IMF将2023年全球GDP增长预期从2.8%上调至3%;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按年增长2.4%,增幅超越一季度的2%,远远超出市场预期的1.8%。白宫表示美国经济正在以强劲且超出预期的速度增长。通胀方面明显放缓,美国6月PCE物价指数同比较5月的3.8%降至3%,符合预期3%;环比增长0.2%。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速从5月的4.6%降至4.1%。在通胀放缓的同时,消费者支出保持强劲,且工资增长也正大幅放缓,使市场的情绪愈发乐观。
美联储在7月份如期加息25基点,称将继续评估新信息及其对货币政策影响。鲍威尔表示未排除9月加息可能,今年不会降息,多位官员支持明年多次降息,美联储内部不再预测美国会陷入衰退。
图2:美国国债收益率 | 图3:美国CPI与PPI走势 |
图4:美国ISM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指数 | 图5:欧元区制造业与服务业PMI |
(二)中央政治局会议落地,稳经济扩内需方针不改
国内方面,七月末的政治局会议正式落地,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图6:中国PMI与CPI走势 | 图7:中国基建投资完成额同比(%) |
图8:中国中长期贷款利率 | 图9:中国房地产与基建贷款状况 |
03
三、原油产业链
(一)供应方面:沙特与俄罗斯延续额外减产150万桶/天,委内产量小幅增加
目前沙特在7月份与8月份额外减产的100万桶/天已实施,市场等待8月初的JMMC会议,以便猜测沙特是否在9月份延续减产。沙特能源部长在7月份表示,欧佩克将“继续努力,让市场感到惊讶”,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目前市场上对9月份沙特继续减产仍存有一定的预期。事实上即使沙特在9月份不减产100万桶/天,市场也不会认为该事件为利空因素,反而视作当下原油基本面强劲的又一佐证。近期关注8月4日举行的欧佩克+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会议。
表1:欧佩克国家产量情况 |
数据来源:OPEC、徽商期货研究所 |
俄罗斯原油减产50万桶/天逐步被市场验证,并计划增加原油出口关税。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波罗的海和黑海港口的海运原油流量降至7个月来的最低水平,俄罗斯开始兑现此前承诺的减产。根据外媒监测的船舶跟踪数据,截至7月23日的一周,俄罗斯Primorsk、Ust-Luga和Novorossiysk港口的发货量降至117万桶/天,比前一周减少62.5万桶/天。另一方面,为了增加原油贸易收入,俄罗斯计划削减油价补贴,并提出对原油增收出口税收等方案,这将变相的提高原油的价格成本。
图10:俄罗斯原油与Brent现货价(美元/桶) | 图11:全球油轮运量(百万桶/天) |
维持对页岩油增产缓慢的评估。由于受到钻井老化、人工等成本上涨问题的影响,页岩油开采成本或将继续上移;目前原油钻机数有持续下滑趋势,各大页岩油商均没有在今年扩产页岩油钻井,增大投资的计划。
(二)需求方面:美国表观需求量持续上升,年内预计回购1200万桶SPR
美国汽油需求已重回五年均值水平以上,预计三季度随着气温的上升以及假期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仍有30-40万桶的增量空间;目前汽油的利润仍较高,裂解价差随着需求的旺盛反弹明显。美国汽油和馏分油需求稳步增加,上周美国成品油需求总量平均每天2049.5万桶,比去年同期高2.2%。美国计划在年内回购1200万桶SPR,除了此前公布的8月和9月收购300万桶之外,计划在10月和11月分别收购300万桶,下半年美国SPR补库需求明显。
图12:美国近五年原油商业库存(百万桶) | 图13:美国近五年汽油库存(百万桶) |
数据来源:EIA、徽商期货研究所 |
图14:美国近五年馏分油库存(百万桶) | 图15:美国近五年炼厂开工率(%) |
数据来源:EIA、徽商期货研究所 |
04
四、宏观向好预期下,贸易商补库明显,柴油偏强运行
七月份因季节性的出行需求增长,汽柴油裂解价差的修复,以及对外成品油出口利润的增加,国内成品油市场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其中柴油在七月份表现明显优于汽油。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市场释放了强有力的政治信号,预计未来仍将出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新举措,利好国民经济与道路运输需求。南方梅雨季节将要结束,市场对9-10月份秋季基建工程等项目赶工的预期较高。其次随着6月-7月休渔期的结束,北方8-9月份秋收的农业需求也有望得到提升。从数据上来看,7月份汽柴油差价明显缩窄,地炼柴油库存降幅明显,而社会库存增速大于汽油,或许是部分贸易商提前补库所致。因此,成品油市场依旧推荐重点关注柴油的表现。
图16:中国汽柴油社会库存(万吨) | 图17:地炼汽柴油厂库(万吨)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徽商期货研究所 | |
图18:国内成品油主流价与汽柴油价差(元/吨) | 图19:汽柴油出口毛利(元/吨) |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徽商期货研究所 |
05
五、月差结构与内外盘价差
(一)外盘原油价差结构转强,INE原油偏强于布伦特
七月份外盘原油的月差结构快速走强,近月合约涨幅大于远月,汽柴油裂解价差较月初大幅上涨,体现当下偏强的基本面现状。建议关注SC-Brent内外盘价差,目前SC走势依旧维持偏强,但在中央政治局会议点名要稳汇率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已经相对企稳;6月份因原油进口配额下发而出现的地方炼厂集中采购潮将有所消退,中东-中国的运费或将有所下移,当前SC-Bent的价差明显是高于其估值区间的。
图20:WTI - Brent价差(美元) | 图21:Brent原油月差(美元) |
图22:SC原油月差(人民币) | 图23:SC - Brent价差 |
06
六、后市展望与风险提示
宏观情绪转好,叠加需求旺季,原油震荡偏强运行。宏观方面,美国通胀放缓,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 按年增长2.4%,增幅超越一季度的2%,远超市场预期。美联储在7月份如期加息25基点,且不再预测美国会陷入衰退。仍有软着陆的空间。中国延续弱复苏态势,中央政治局会议落地,稳经济扩内需方针不改。夏季需求旺季的影响下,原油基本面偏强,俄罗斯原油减产量得到证实,美国页岩油增产缓慢。近期关注8月4日欧佩克JMMC会议,以及沙特9月份的减产计划是否改变。
成品油方面,依旧重点关注汽柴油价差的缩窄趋势。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市场释放了强有力的政治信号,预计未来仍将出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新举措,利好国民经济与道路运输需求。南方梅雨季节将要结束,市场对9-10月份秋季基建工程等项目赶工的预期较高。其次随着6月-7月休渔期的结束,北方8-9月份秋收的农业需求也有望得到提升。
风险提示:中国货币政策、欧佩克JMMC会议、美伊关系、地缘突发事件。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